渭河水中有机物在几种土壤中的吸附特性试验研究-生态环境学报.doc

渭河水中有机物在几种土壤中的吸附特性试验研究-生态环境学报.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362 生态环境 第14卷第3期(2005年5月) 王晓娟等:渭河水中有机物在几种土壤中的吸附特性 PAGE 363 生态环境 2005, 14(3): 361-364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E-mail: editor@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创新方向项目(KZCX2-408) 作者简介:王晓娟(1980-),女,硕士研究生。E-mail: wxj_2008@163.com 收稿日期:2004-10-25 渭河水中有机物在几种土壤中的吸附特性 王晓娟,钱 会,康锦辉 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 摘要:通过批量实验研究了渭河水中有机物在几种土壤中的吸附行为,测得吸附常数,给出吸附等温线。对吸附等温线进行分析,发现已经吸附的有机物分子会影响土壤的吸附性质。同时数据的拟合表明,有机物在不同土样中的吸附行为均可用Freundlich方程描述。吸附常数和固相-水分配系数表明4种土样中河沙的吸附能力最强,进一步的实验发现这是由于河沙中已经吸附的有机物最少,吸附位相对多,造成吸附能力强。 关键词:有机物;吸附;土壤 中图分类号:X1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5)03-0361-04 有机污染物对地表水的污染,是当前环境保护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地表水的污染不仅会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被释放的有机污染物一旦进入水体,就会以某种形式进入土壤或河流、湖泊等水体的底部淤泥并残留下来,然后再缓慢释放,成为长期的二次污染源,危害环境。所以,必须重视有机污染物在土壤-水体系中的行为和归宿的研究。有机物在土壤中的吸附过程对有机物在土壤-水体系中的运动和最终归宿有重要的影响,因而研究土壤对有机物的吸附行为,对地表水污染状况的分析和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的鸟鼠山,流经甘肃、宁夏、陕西三省区,至陕西潼关入黄河,是黄河最大支流。渭河流域城镇集中,人口稠密,工厂林立,工业发达。随着工农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渭河及其支流水质评价及其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渭河流域水质污染十分严重,地面水呈有机污染[1],以COD、BOD5、氨氮和酚污染较为严重。渭河在陕13个监测断面中,除林家村监测断面外,其余断面水质综合类别都在Ⅳ类和Ⅴ类以上[2],大部分断面水质为超Ⅴ类。渭河河床多为沙质,地表污水在局部地区大量下渗,使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宝鸡的眉县、咸阳的沣东、西安的灞桥先后出现过地下水污染问题。因此,研究渭河流域水污染的现状以及主要污染因子COD在水体中的运移趋势,对于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制定水污染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实验材料 1.1 供试土壤 实验所用土壤取自渭河西安段,分别采集河床土、低漫滩土、高漫滩土及河沙4种土样。上述土壤均取自地面下50 cm处,自然风干后,研磨过100目筛,密封保存备用。 1.2 供试水样 实验原水取自渭河西安段地表水,初始COD值为55.6 mg/L,pH为7.54。COD.值采用标准重铬酸钾法测定,见文献[3]。 2 吸附平衡时间的确定 在6个250 mL三角烧瓶中分别加入相同的选定质量的土样,再向每个烧瓶中加入100 mL原水样,将各烧瓶分别放在磁力振荡器上振荡,定时取出烧瓶,过滤测定滤液中的COD值,直至前后几次的值不变为止,同时做仅加原水不加土样的空白试验,根据空白液和滤液中COD的差值计算吸附量,计算公式为 (1) 式中:c0为空白实验中COD值(mg/L);c1为滤液中的COD值(mg/L);V为溶液体积(mL);m为吸附剂质量(g)。 然后以时间为横坐标,吸附量为纵坐标,绘出吸附量-时间曲线,确定吸附平衡所需的时间。结果如图1所示。 图1表明4种土样对有机物的吸附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没有较大的差别,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吸附量增大,但吸附速度减小,吸附4 h后吸附基本达到平衡。选定4种土样的吸附平衡时间都为4 h。 3 等温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