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 机舱或车厢内设施的消毒 :到达目的地后,立即对机舱或车厢内的桌、椅、门把手、厕所内的马桶、洗手池等所有表面和机舱内配餐区域的表面进行消毒。 3. 对卧具的消毒: 对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分钟;不耐热的毛毯、被褥,可采取过氧乙酸薰蒸消毒。或将被消毒物品置环氧乙烷消毒柜中,在温度为54℃,相对湿度为80%条件下,用环氧乙烷气体(800mg/L)消毒6小时;或用高压灭菌蒸汽进行消毒。 (二)在行进中的交通工具上发现病例时的消毒处理措施 (二)在行进中的交通工具上发现病例时的消毒处理措施 4.对食饮具的消毒: 疑似病人用过的食饮具,应密封保存,到港后由专门的消毒清洁人员进行消毒处理。一次性使用餐盒可焚烧。可重复使用的餐饮具可用沸水煮沸20分钟或用蒸锅流通蒸汽蒸15-30分钟。 5.对手的消毒: 飞机、车、船的卫生间内应备有洗手消毒剂,以供乘客和乘务人员随时使用。卫生手消毒可采用有效碘含量为0.3~0.5% 碘伏消毒液擦拭手部1~3分钟,防止手造成的交叉感染。 6.对空气的消毒 ①舱内空气的消毒 :飞机到港后应对机舱内空气立即进行消毒,可采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消毒的方法或按照中国民航的有关规定。 ②火车厢、船舱内空气的消毒 :车、船到达目的地后应立即对车厢、船舱内空气进行消毒,可采用0.3%-0.5%的过氧乙酸或3%过氧化氢,使用气溶胶喷雾的方法消毒。 ③其它交通工具行进中,发现疑似病人时,能停车的应立即停车,将病人送往附近的医院。护送人员要做好防护措施。不能停车的应按照上述在乘交通工具行进过程中发现病例时的消毒处理措施的原则处理。 未经消毒的飞机、车、船等不得继续使用。 (二)在行进中的交通工具上发现病例时的消毒处理措施 医院内感染控制 (一)病人隔离原则 对感染甲型流感病毒的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尽早采取住院隔离,确诊病例可置同一房间,其余的应置单间隔离。限制病人只在病室内活动,原则上禁止探视、不设陪护,与病人相关的诊疗活动尽量在病区内进行。 (二)医院的隔离 1、呼吸道感染疾病门诊 2、疑似病例病区 3、确诊病人病区 (1)已建立负压病房的医院可以采取房间隔离 (2)未设负压病房的医院应做到以下隔离措施 隔离病区三区划分流程图 工作人员清洁休息区 工作人员休息、活动、就餐和生活区 更衣区 半污区(病区) 病区走廊、医师及护士办公室 污染区(病室) 疑似病人病室、临床确诊病人病室 消毒垫 脱工作衣、工作裤、 工作鞋, 冲洗手 液体肥皂洗手,流水冲洗 脱隔离头套、眼镜、隔离鞋套、一体衣 脱隔离衣、隔离口罩、隔离帽 浸泡消毒 穿隔离衣、戴隔离口罩(N-95)、戴隔离帽 戴隔离头套、眼镜、穿隔离鞋套、穿一体衣 更衣区 更换工作衣、工作裤、工作鞋 一级防护 1、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2、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 3、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酒精等)揉搓1—3分钟。 二级防护 1、适用于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2、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每4小时更换1次或感潮湿时更换;穿工作服、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 3、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酒精等)揉搓1—3分钟。 4、对病人实施近距离操作时,戴防护眼镜。 5、注意呼吸道及粘膜防护。 三级防护 1、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的医务人员。 2、除按二级防护要求外,还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防护用品的标准及使用 防护服:应当符合《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GB19082-2003。具有良好的防水性、抗静电性、过滤效率和无皮肤刺激性。 防护口罩:应当符合《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GB19083-2003。配有鼻夹、具有良好的表面抗湿性、滤料的颗粒过滤效率应当不小于95%等。 防护眼镜或面罩:透亮度好、具有较好的防溅性能。 隔离衣:材料易于清洗和消毒。 手套 鞋套 使用个人防护用具的原则 个人防护用具可以减少而不是完全消除感染的可能 个人防护用具只有在使用正确时才有效 个人防护用具不能取代洗手等基本卫生措施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可编辑 可编辑 主要内容 甲型(N1H1)流感消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