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1 概述 地下矿山的开采,造成地面下沉,甚至地面塌陷。露天矿的开采,则可能引起滑坡、崩塌等灾害。许多国家也都曾发生过矿山尾矿坝溃坝事故,造成重大灾害。 矿山开采还需要排水,这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使附近地区的井水和泉水枯竭;选厂排出的废水通常是酸性水,也会造成污染。 矿井突水也是地下矿山的又一灾害。 地下矿山开采引起的其它灾害,还有巷道和采场围岩的冒顶、片帮,以及深部开采中的岩爆问题。 煤矿开采中的地质灾害比非煤矿山更为突出。包括: 突水; 火,即煤层自燃; 地压,即巷道采场围岩的冒顶和片帮等。1960年,南非一个煤矿发生煤柱大规模垮塌,造成400多人丧身的重大事故。 瓦斯爆炸,这是煤矿中造成伤亡的最主要的原因。 煤尘爆炸:弥漫于煤矿地下坑道内的煤尘,当浓度达到一定浓度,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就会发生爆炸。虽然煤尘爆炸的发生率远低于瓦斯爆炸,每次事故的死亡人数却要高得多。 7.2 冒顶片帮 地下巷道(采场)开挖后,围岩应力发生重分布。如果重分布后围岩中的应力超过了岩石的强度,就会发生破坏。 顶板冒顶是造成矿工伤亡事故中最重要的一项。据不完全的统计,占矿山死亡事故总数的1/3至40%,为矿山各类事故之首。 造成岩石冒落片帮事故的主要原因:岩石中软弱结构面的影响。 巷道掘进、矿体开采中都要用爆破的方法,爆破震动对软弱结构面的强度会有很大影响,使岩体强度大大降低。 弱面暴露在空气中以后,水和空气的风化作用会大大增强,弱面的强度会持续降低。在一定条件下,由弱面切割而形成的岩石块体就会冒落,形成冒顶片帮事件。 因此,地下工程中,岩石冒顶片帮事故具有很大的随机性,要实现预测预报十分困难。 对付冒顶片帮,目前最有效的办法是“敲邦问顶”。 个人防护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在巷道中行走时,注意观察;停留在某处前,先抬头观察。不在有裂缝的地段停留。 在掘进工作面,进入迎头的第一件事是撒水洗壁,然后就是敲邦问顶。此后才能开始正常的工作。 照明、撒水、通风等条件良好,可以大大减少冒顶片帮事故的危害。 采场岩石冒顶,特别是大面积的冒顶,一般还是有预兆的。如掉碴、发响、出现裂缝等等。在有支柱的采场,则会出现支柱发响断裂。大面积冒落前,支柱会发出炸响,有很多支柱折断,采场中响声不断。 房柱法采场大面积冒落的主要前兆,则表现为采场顶板冒落、矿柱破坏,采场中响声越来越大。 采场顶板大面积冒落、矿柱大规模破坏,一般称为大规模地压活动,危害很大。可造成采场和巷道破坏,资源损失,人员伤亡。但这样的冒落,一般都有前兆,可以躲避。 如湖南锡矿山,65 - 70年间曾经发生过3次大规模地压活动。其中一次,造成竖井掉块,井架变形,连冶炼厂的烟囱都发生弯曲。 锡矿山采用房柱法开采,大规模地压活动一般起源于矿柱的破坏。当采空区中许多矿柱都发生垮塌,就会造成大量矿柱在短时间内垮塌,这就是大规模地压活动。因此,这类地压活动的预测可能的 。 云南东川烂泥坪矿,1980年也发生了一次大规模地压活动。但因事先撤离了人员,成功地避免了伤亡 巷道顶板局部的冒落则不一定有前兆,预测预报有很大难度。迄今为止,这是造成冒顶片帮事故的主要原因。 7.3 岩爆7.3.1 岩爆的特点 岩爆,也称 冲击地压,是在高应力条件下,地下工程开挖后,硬脆性的岩石中弹性应力突然释放,产生爆裂、剥落、弹射甚至抛射现象的一种动力失稳地质灾害。 岩爆活动在煤矿、金属矿、非金属矿以及隧道开挖中都有发生。它直接威胁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是一个世界性的工程难题。不过,它主要发生于坚硬岩石、距地表较深的矿井中。 岩爆发生时,岩石成餠状弹射而出,或者碎裂成散体。如果岩爆发生处有人,则可当场导致人员伤亡,或使人因窒息而伤亡。 岩爆发生前通常没有明显前兆。发生时间往往与爆破有关,多在爆破后数小时或更长时间后。 岩爆发生时,多数情况下是响声与岩块的弹射现象同时出现。 7.3.2 岩爆的成因条件 岩爆是岩体中储存的弹性变形能突然释放而产生的。因此,岩爆是否会发生,取决于: (1)岩体中是否存储了高能量; 岩体中储存高能量的条件是:埋藏深度深(矿山深部开采),或应力集中地带,如河谷(如水电站) 、褶皱带轴部等; (2)储存的能量能否迅速释放。 应变能迅速释放,则需要岩石是脆性,而不是具有较大变形的塑性岩石。 岩爆危险性的Ressenes判据 岩层中存在高应力,是产生岩爆的主要原因。因此,巷道采场周边中最大应力sθ与岩体强度sc之比,可用来预测发生岩爆的危险性(Russenes判据): sqmax /sc 0.2 无岩爆危险性 sqmax /sc 0.3 岩爆危险性弱 sqmax /sc 0.55 岩爆危险性中等 sqmax /sc ≥ 0.55 岩爆危险性强 7.3.3 岩爆的监测 通常采用声发射法来监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