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
(试 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充分调动广大中西医结合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
步繁荣中西医结合学术,推动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国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及《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制定本
办法。
第二条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设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中国
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授予在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医学科普
工作和开发研究中近年来取得优秀成果的集体和个人。卫生管理专业纳入评审
范围。
第三条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聘请有关专家、学者组成中国中西医结合学
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会由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若干人组成。
第四条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属社会力量设奖,中国中西医结
合学会科学技术奖包括基础研究奖、临床研究奖和医学科普奖。奖励项目分三
个等级,其中医学科普奖不分等级,奖励周期为每年一次。
第五条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和授奖,实行公开、
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的非法干涉。
第二章 奖 励
第六条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基础研究类的奖励范围是中西
医结合学基础研究中取得的新观点、新学说、新理论等成果。
(一)发现和提出本学科领域新规律、新学说、新概念等研究成果;
(二)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成果;
(三)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机理研究成果;
1
(四)中西医结合医史文献研究成果;
(五)中西医结合软科学研究成果;
(六)中西医结合标准、信息研究成果。
第七条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临床研究类的奖励范围是中西
医结合医学临床研究、开发研究中取得的新方法、新方案、新产品、新技术等。
(一)中西医结合临床各科防治疾病的研究成果;
(二)推广、应用、开发已有的中西医结合成果的研究成果;
(三)引进、吸收、改进、开发国外先进技术的研究成果;
(四)中西医结合医疗仪器、器械、设备的研制成果。
第八条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医学科普类的奖励范围是指以
普及医学科技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宣传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为宗旨,以
提高国民医学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为目的的公开出版发行的科学普及出
版物。
(一)医学科普图书;
(二)科普电子出版物;
(三)科普音像制品;
(四)科普论文、科普报纸和期刊、外国语言文字撰写的科普作品、国民
学历教育的教材、实用技术的培训教材、科幻类作品及科普翻译类作品暂不列
入奖励范围。
第三章 推 荐
第十条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接受以下单位和科学家推荐:
(一)省级中西医结合学会;
(二)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有关部委局直属单位;
(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须三名或三名以上)。
2
第十一条 推荐本奖励的项目必须是研究工作已完成且没有争议的项目。
推荐临床研究类的项目必须在实践中应用一年以上。
第十二条 推荐本奖励的项目若是在国外完成的,应该明确产权属于我
国。
第十三条 推荐本奖励的项目不得推荐为其他同级、同类奖励项目。
第十四条 推荐单位和科学家限额推荐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
并对推荐的项目负责。推荐时应按规定填写《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
推荐书》,提供真实、可靠的评价材料。
第十五条 推荐材料报送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级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有关部委局
直属单位。由其审核汇总后报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办公室。
第十六条 推荐医学科普作品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及正确的
舆论导向,能准确、及时反映当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动态。在出版上应当符
合国家《出版管理条例》及《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电子出版物管理规定》所
规定的相关要求。
(一)属于科普原创作品;
(二)属于科普编著作品;
(三)医学科普作品的主要完成人和单位应对优秀医学科普作品的创作作
出直接创造性的贡献。
(四)医学科普作品应是 2010 年以后(含 2010 年)公开出版发行两年以
上的作品。
报送材料的时间为每年的 3 月 10 日至 4 月 10 日前。
第四章 评审和授予
3
第十七条 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负责对推荐项目
进行形式审查。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对推荐项目进行
初审和终审。评审方法采取专家评议,无记名投票表决方式进行。终审对初审
推荐授予一等奖的项目进行答辨,并实行差额评定。
第十八条 评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基础研究类按创新性、科
学性、实践性,他人引用程度等四个条件进行综合评定,评定标准如下:
(一)在科学上取得突破性、综合性的进展,学术上属国际领先,并为学
术界所公认和广泛引用,推动了本学科及其分支学或相关学科的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自动控制原理(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事件与概率(古典概率、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小题综合解析- 十年(2015-2024)高考真题数学分项汇编(全国).pdf VIP
- (2025)小学生诗词大会竞赛试题及标准答案.docx VIP
- 临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VIP
- 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谱系疾病与抗糖脂抗体相关性研究进展 .pdf VIP
- 2025年钛铁项目建设总纲及方案.docx
- AB-罗克韦尔PowerFlex755变频器操作说明.pdf
-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颜色变变变》含课件.pptx VIP
- 2025诗词大会精选100题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小学诗词大会精选100题题库(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