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好氧生物的处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废水好氧生物处理中自养微生物的代谢途径 2. 影响好氧生物处理的主要因素 2. 影响好氧生物处理的主要因素 微生物的增殖曲线 注意:1)间歇静态培养;2)底物是一次投加 第二节 活性污泥净化反应影响因 素与主要设计运行参数 2.2.2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控制指标 与设计、运行操作参数 第五节 曝气的原理、方法与设备 曝气原理; 曝气系统的计算方法 曝气设备; 曝气池 曝气的原理与过程: 气液传质过程通常遵循一定的传质扩散理论,气液传质理论目前有: 双膜理论 浅层理论 表面更新理论 目前工程和理论上应用较多的为双膜理论。 2. 氧转移的双膜理论 氧转移的双膜理论模式图 双膜理论 为了提高气体传递速率,可以从两方面考虑: ① 提高KLa值: 加强液相主体的紊流程度,降低液膜厚度; 加速气、液界面的更新; 增大气、液接触面积等。 ② 提高饱和浓度值: 提高气相中的氧分压,如纯氧曝气、深井曝气等。 影响氧转移速率的主要因素 水质 曝气系统的计算方法 1. 鼓风曝气系统 鼓风曝气系统设计的一般程序: (1)求风量即供气量: 求需氧速率O2 鼓风曝气系统Csm的计算 曝气系统的计算方法 2. 机械曝气系统 机械曝气系统设计的一般程序: (1) 充氧能力R0的计算: 求需氧量O2 第六节 活性污泥新工艺 第七节 活性污泥系统的工艺设计 一、工艺设计基础资料 二、工艺流程的选择与确定 三、曝气池的工艺设计 四、曝气系统的工艺设计 五、二沉池的工艺设计 六、污泥回流及处理 设计——工程设计 按专业分类: l工艺设计; l结构设计; l电气、自控设计; l建筑设计; l给水排水、通风设计;等 设计——工程设计 按进度分类: l项目申请、立项申请; l方案设计; l初步设计; l扩初设计; l施工图设计; l竣工图等 一、工艺设计基础资料 废水的水量、水质及其变化规律; 对处理后出水的水质要求; 对处理中产生的污泥的处理要求; 污泥负荷率与BOD5的去除率; 混合液浓度与污泥回流比。 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 ? 活性污泥系统由曝气池、曝气系统、二沉池及污泥回流设备等组成。 ? ? 工艺计算与设计主要包括: l 工艺流程的选择; l ? 曝气池的计算与设计; l ? 曝气系统的计算与设计; l ? 二沉池的计算与设计; l ? 污泥回流系统的计算与设计;等。 第八节 活性污泥法的运行管理 一、活性污泥法的启动与试运行 二、活性污泥法的运行与管理 三、活性污泥法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污泥膨胀(Sludge bulking) 活性污泥示意图 球衣菌 诺卡式菌 发硫细菌 丝状细菌 形成 多个丝状细菌在池塘表面 大量丝状细菌 丝状细菌放大 丝状细菌膨胀 丝状细菌的形成变化过程 丝状菌生理特点与膨胀的关系 比表面大、沉降性能差 耐低营养 耐低氧 适合高C/N的废水 统一的污泥膨胀理论 (1)低F/M比(即低基质浓度)引起的营养缺乏型膨胀; ——污泥膨胀的选择性理论 (2)低溶解氧浓度引起的溶解氧缺乏型膨胀; (3)高H2S浓度引起的硫细菌型膨胀。 污泥膨胀的“选择性理论” 生物选择器 生物选择器 丝状菌性膨胀控制 对策: (1)临时控制措施: 污泥助沉法:改善、提高污泥的絮凝性,投加絮凝剂等 改善、提高污泥的沉降性,投加粘土等 灭菌法:杀灭丝状菌,投加氯、臭氧、过氧化氢等药剂 投加硫酸铜,可控制球衣菌引起的膨胀。 丝状菌性膨胀控制 对策: (2)工艺运行调节措施: 加强曝气:加强曝气,提高混合液DO值 使污泥处于好氧状态,防止腐化,加强预曝气 调节运行调节:调整进水pH值 调整混合液中的营养物质 调节水温—丝状菌多发生在20度以上 调整污泥负荷 丝状菌性膨胀控制 对策: (3)永久性控制措施: 选择器的出发点就是造成曝气池中的生态环境有利于选 择性地发展菌胶团细菌,应用生物竞争的机制抑制丝状菌的 过度增殖,从而控制污泥膨胀。 好氧选择器 缺氧选择器 厌氧选择器 非丝状菌性膨胀控制 高粘性污泥膨胀: 现象:废水净化效果良好,但污泥难于沉淀,污泥颗粒大量随出水流失; 原因:① 进水中溶解性有机物浓度高,F/M值太高;

文档评论(0)

beautye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