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PAGE
PAGE 3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1 设计资料
1.1 上部结构资料
某办公大楼,该建筑物上部为七层框架结构,柱子截面尺寸为500mm×500mm,底层柱网平面布置(B1=6m,L1=9m,L2=2.7m)及柱底荷载见图 。
抗震设防要求不考虑。
1.2 设计原始资料
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地下水位离地表3.1米,根据已有分析资料,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建筑地基的土层分布情况及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1. 地基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
土层
编号
土层名称
层底埋深
(m)
层厚
(m)
1
杂填土
1.5
1.5
17.5
2
灰褐色粉质粘土
8.7
7.2
18.4
0.90
33
0.95
16.7
21.1
5.4
125
0.72
3
灰褐色泥质粘土
21.5
12.8
17.8
1.06
34
1.10
14.2
18.6
3.8
95
0.86
4
中密粉砂
26.7
5.2
19.7
0.83
30
0
35.8
8.6
210
3.44
5
密实砂土
26.7
6.0
19.7
0.72
23
0
37.6
11.5
310
6.23
2 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 、承台埋深
2.1 选择桩型
因为框架跨度大而且不均匀,柱底荷载大 ,不宜采用浅基础。
根据施工场地、地基条件以及场地周围环境条件,选择桩基础。因钻孔灌注桩泥水排泄不便,为减少对周围环境污染,采用静压预制桩,这样可以较好的保证桩身质量,并在较短的施工工期完成沉桩任务,同时,当地的施工技术力量、施工设备以及材料供应也为采用静压桩提供可能性。
2.2 选择桩的几何尺寸以及承台埋深
依据地基土的分布,第⑤层是比较适合的桩端持力层。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1.0m(2d),工程桩入土深度为27.7m 。
承台底进入第②层土0.6m,所以承台埋深为2.1m,桩基得有效桩长即为27.7-2.1=25.6m。
桩截面尺寸选用450×450㎜,由于施工设备要求,桩分为两截,上段长13.3m,下端长13.3m(不包括桩尖长度),实际桩长比有效桩长长1m。这是考虑持力层可能有一定的起伏以及桩需要嵌入承台一定长度而留有的余地。
桩基以及土层分布示意如图。
3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本设计属于二级建筑桩基,采用经验参数法和静力触探法估算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根据单桥探头静力触探资料Ps按图确定桩侧极限阻力标准:
图3-1 图3-2
由于除去杂土外,第 = 2 \* GB3 ②, = 3 \* GB3 ③, = 4 \* GB3 ④, = 5 \* GB3 ⑤层土都是粘土,则采取图3.1中的折线oabc来确定桩侧极限阻力的标准值:
即:时,
时,
桩端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计算公式
其中:
u――桩身截面周长,m。
――桩穿过第i层土的厚度。
――桩身横截面积,扩底桩为桩底水平投影面积,,――桩端阻力修正系数,查表2.2可得。
由于桩尖入土深度H=27.7m(15H30),查表,由线性插值法求得修正系数=0.877
表3桩端阻力修正系数值
桩入土深度(m)
H15
15H30
30H60
0.75
0.75-0.9
0.9
按静力触探法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估算的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按经验参数法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估算的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由于R1R2,所以最终按经验参数法计算单桩承载力设计值,即采用,初步确定桩数。
4 确定桩数和承台底面尺寸
4.1 A柱桩数和承台的确定
最大轴力组合的荷载:
初步估算桩数,由于柱子是偏心受压,故考虑一定的系数,规范中建议取,现在取1.1的系数,即:
取n=5根,桩距 ,
桩位平面布置如右图4-1,承台底面尺寸为
4.2 B柱桩数和承台的确定
最大轴力组合的荷载: 图4-1
初步估算桩数
取n=5根,取,则承台底尺寸为
桩位平面布置如图4-2
4.3 C柱柱桩数和承台的确定
最大轴力组合的荷载:
,柱位布置同B柱。
4.4 D柱柱桩数和承台的确定
,柱位布置同A柱。
5 确定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该桩基属于非端承桩,并n3,承台底面下并非欠固结土,新填土等,故承台底面不会于土脱离,所以宜考虑桩群、土、
承台的相互作用效应,按复合基桩计算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