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館校際合作教案設計表
教學主題
礦物與岩石-礦物(一)(二)
教學方法
講述法,觀察教學法、討論法、示範教學法、發表教學法
。
教案編纂
莊淑斐
教學時間
50+40分鐘
適合年齡
國中九年級
教材來源暨
參考資料
足下寶藏/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國中三上/康軒文教事業
教學資源
放大鏡、條痕板(瓷磚板)、鐵釘、硬幣、手電筒、稀鹽酸溶液、滴管、礦物標本(石膏、石英、方解石、石墨、滑石、白雲母等)
物標本
課程設計
理 念
本實驗藉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豐富的礦物教學資源,由有趣的動畫引起動機,活潑的互動遊戲及真實的礦物標本觀察,建立學生對礦物的基本概念及特性的理解。
給老師的話
老師在進行此課程教學之前最好親自先到博物館了解「足下寶藏」教室所提供的動畫、互動遊戲、及礦物標本等資源,並觀察各礦物標本的特性及擺放位置。教授本單元先簡易介紹礦物的定義、物理性質,之後著重實際的觀察活動,希望藉由活動來加深學生對礦物的觀念,同時,能從活動過程中,培養分類、有系統解決問題的能力。
給學生的話
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接觸到礦物,但卻不一定了解它們,本單元概括性介紹礦物的性質及常見的礦物,最後介紹礦物的應用,帶領學生初步了解礦物這方面的知識。為了增進學生學習的效果,以相關影片、互動遊戲、探索活動、操作穿插進行,讓學生獲得相關知識並加以評量。
教案內容大 綱
一、【引起動機】
教師提問:
1.同學從科學博物館科一樓到地下一樓「足下寶藏」教室是否看到櫥櫃中有許多漂亮
的礦物結晶標本?
2.你們有收集過石頭的經驗嗎?
3.有沒有曾經被某一塊石頭吸引過呢?
4.他們存在哪裡?跟我們的生活有何關係?
5.教師分享自己的經驗,並以簡單的引語導引學生進入本單元。
二、【發展活動】
教師以有趣的動畫「生活中的礦物」影片,逐步帶入以下概念:
1.礦物的定義(藉互動遊戲加深學生對礦物定義的了解)
(1)是天然形成的固體
(2)是無機作用下產生
(3)原子或離子具規則排列方式
(4)具有一定範圍的化學成分、呈現特定物理性質
2. 礦物存在哪裡(藉互動遊戲影片尋找礦物)
(1)礦物的發現(岩石、隕石、化石)
(2)礦物的開採
3. 生活中的礦物
(1)從影片中尋找家中由礦物製成的物品
(2)家中學校尚有何礦物
4.礦物的科技應用
飛機、潛艇、抗菌襪、電腦、手機、精密陶瓷:生醫陶瓷、電子陶瓷、結構陶磁等。
5. 實際觀察較具特色的礦物標本,透過活動的參與能了解不同礦物各具有明顯特性,與可辨識的特徵。
如石英、雲母、石膏、滑石、方解石、石墨、螢石、硫化銅礦、自然金、自然銅、硫磺等。
6. 從學習中能察覺岩石是由礦物組成的。
7. 知道常見的花崗岩、石灰岩的造岩礦物。
發給各組花崗岩和放大鏡,學生觀察花崗岩的顏色和斑點,分辨、找出組成的造岩礦物。
8. 石英、方解石兩造岩礦物的分辨。
9. 由礦物標本逐一簡易介紹礦物的物理性質,包含顏色、條痕、解理等等…,並舉例加以說明分辨的方式(可根據上課時間刪減內容及深度)
教學目標
1. 知道礦物的定義
2. 認識常見的礦物及其存在哪裡
3. 認識礦物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4. 礦物的科技應用
5.實際觀察較具特色的礦物標本,透過活動的參與能了解不同礦物各具有明顯特性,與可辨識的特徵。
6.從學習中能察覺岩石是由礦物組成的。能察覺礦物各具不同的特性,可用來做不同的用途。同時了解礦物在日常生活上的應用。
7. 知道常見的造岩礦物。
8. 石英、方解石兩造岩礦物的分辨。
9. 由礦物標本逐一簡易介紹礦物的物理性質,包含顏色、條痕、解理等等…,並舉例加以說明分辨的方式
10.培養細心觀察、分析、歸納與 有系統解決問題的能力與良好的科學態度。
11.能簡易利用礦物的性質來鑑別常見礦物,培養關心、珍惜地球環境的正確態度。
能力指標
1-4-1-1能由不同的角度或方法做觀察。
1-4-1-2能依某一屬性(或規則性)去做有計畫的觀察。1-4-3-2依資料推測其屬性及因果關係。
1-4-4-1藉由資料、情境傳來的訊息,形成可試驗的假設。1-4-4-2由實驗的結果,獲得研判的論點。
1-4-5-3 將研究的內容作有條理的、科學性的陳述。
1-4-5-4正確運用科學名詞、符號及常用的表達方式。
1-4-5-5 傾聽別人的報告,並能提出意見或建議。
2-4-1-1 由探究的活動,嫻熟科學探討的方法,並經由實作過程獲得科學知識和技能。
3-4-0-1 體會「科學」是經由探究、驗證獲得的知識。
3-4-0-6相信宇宙的演變,有一共同的運作規律。4-4-3-5認識產業發展與科技的互動關係。
5-4-1-1 知道細心的觀察以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闽教版(2024)三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docx
- [酒店客房卫生检查制度.docx VIP
- 2023年最新资料员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精练】.docx
- 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讲义版 .pdf VIP
- 国开2025年《社会教育及管理》形考作业1-3终考答案.pdf VIP
- 重型机械制造测量软件:PC-DMIS二次开发_(16).系统维护与优化.docx VIP
- 第五章 无菌技术课件.ppt VIP
- 2025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垂体癌诊疗指南.docx
- 人工智能原理(北京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 章节测验期末考试答案.pdf VIP
- 形象管理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