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电缆敷设地监理细则.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编号:03-02-037 电缆敷设的监理细则 监理依据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 《安装工程质量评定标准》 施工图纸 对电缆的要求 所有的电缆规格、型号必须与设计相符,并有出厂合格证。 电缆的电压等级应符合设计,高压电缆的两端必须封好。 电缆外观应无损伤,绝缘良好。 按设计与实际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的长度,减少电缆接头。 电缆芯线截面必须与设计要求的规格、型号电缆的标准相符。 电缆的敷设 电缆各支持点间的距离(mm) 电缆种类 敷设方式 水平 垂直 电力 电缆 全塑型 400 1000 除全塑型外的中低压电缆 800 1500 35KV及以上高压电缆 1500 2000 控制电缆 800 1000 注:全塑型电力电缆水平敷设沿支架能把电缆固定时支持点间距允许为800mm。 电缆最小弯曲半径 电缆型式 多芯 单芯 控制电缆 10D 橡皮绝缘电力电缆 无铅包、钢铠护套 10D 裸铅包护套 15D 钢铠护套 20D 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10D 高联聚乙烯电力电缆 15D 20D 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 铅包 30D 铅包 有铠装 15D 20D 无铠装 20D 自容式充油(铅包)电缆 20D 注:表中D为电缆外径。 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电缆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拉伤。 电缆最大牵引强度(N/mm2) 牵引方式 牵引头 钢丝护套 受力部位 钢芯 铅芯 铅套 铝套 塑料护套 允许牵引强度 70 40 10 40 7 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不应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高低压电力电缆,强电、弱电控制电缆应按顺序分层配置,一般情况宜由上而下配置,但在含有35KV以上高压电缆引入柜盘时,为满足弯曲半径要求,可由下而上配置。 并列敷设的电力电缆,其相互间的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电缆在支架上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控制电缆在普通支架上,不宜超过1层,桥架上不宜超过3层。 交流三芯电力电缆,在普通支架上不宜超过1层,当按紧贴的正三角形排列时,应每隔1m用绑带扎牢。 电缆与热力管道、热力设备之间的净距平行时不应小于1m,交叉时不应小于0.5m,当受条件限制时,应采取隔热保护措施,电缆不宜敷设在热力管道和热力设备的上部。 下列地点、电缆应有一定机械强度的保护管或加装保护罩: 电缆进入建筑物,隧道、穿过楼板及墙壁处。 从沟道引至电杆、设备、墙外表面或屋内行人容易接近处,距地面高度2m以下的一段。 其他不能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方。 保护埋入非混凝土地面的深度不应小于100mm,伸出建筑物散水坡的长度不应小于250mm。保护罩根部不宜高出地面。 穿入管中电缆的数量应符合设计,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入钢管内。 直埋电缆的深度不应小于0.7m,穿越农田时不应小于1m,引入建筑物,与建筑物交叉及绕地下建筑物时可浅埋,但应采取保护措施。 电缆与铁路、公路、城市街道、厂区道路交叉时,应敷设于坚固的保护管或隧道内,电缆管的两端宜伸出道路路基两边各2m伸出排水沟0.5m。 直埋电缆的上、下部应铺以不小于100mm厚的软土或沙层,并加盖保护板,其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保护板可采用混凝土盖板或砖块。 电缆之间,电缆与管道、道路、建筑物之间平行和交叉时的最小净距(m) 项目 最小净距 平行 交叉 电力电缆间及其与控制电缆间 10KV及以下 0.10 0.50 10KV及以上 0.25 0.50 控制电缆间 —— 0.50 不同使用部门的电缆间 0.50 0.50 热管道(管沟)及热力设备 2.00 0.50 油管道(管油) 1.00 0.50 可燃气体及易燃液体管道(沟) 1.00 0.50 其它管道(管沟) 0.50 0.50 铁路路轨 3.00 1.00 电气化铁路路轨 交流 3.00 1.00 直流 10.0 1.00 公路 1.50 1.00 城市街道路面 1.00 0.70 杆基础(边线) 1.00 —— 建筑物基础(边线) 0.60 —— 排水沟 1.00 0.50 注:(1)电缆与公路平行的净距,当情况特殊时可酌减。 (2)当电缆穿管或与其他管道有保温层等防护措施时,表中净距应从管道或防护层设施的外壁算起。 电缆终端头和接头的制作 电缆终端及接头制作时应严格遵守制作工艺规程,6KV及以上的高压电缆头的制作,应由经过培训的熟悉工艺的人员进行。 电缆线芯连接盒具,应采用符合标准的连接管和接线端子,其内径应与电缆线芯紧密配合,间隙不应过大,截面宜为线芯截面的1.2~1.5倍,采用压接时,压接钳和模具应符合规格要求。 制作电缆终端头时,从剥切电缆开始应连续操作直至完成,缩短绝缘暴露时间,剥切电缆时不应损伤线芯和保留的绝缘层,附加绝缘

文档评论(0)

剑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