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的外部解读和内部解读.doc

《声声慢》的外部解读和内部解读.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声声慢》的外部解读与内部解读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声声慢》外部解读的几个严重问题 ? 李清照这首《声声慢》过去大多是外部解读而少有内部解读。所谓外部解读即是从生平经历的解读,是把生平经历强加在文本之中,当成文本的主题意义;而内部解读是形式的解读,是从文本形式入手,阐发形式的情感意味。《声声慢》的外部解读体现在把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嫁接在《声声慢》的文本上,而缺少对《声声慢》文本形式情感意味的解读。这种解读方式在现行的中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中有很明显的体现,其中这样几个问题特别严重: 第一个问题,不是从文本形式出发,而是从李清照生平经历出发,请看下面的解释: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这时她不但连续经历了国家败亡,远离故乡,丧失丈夫的灾祸,并且,在南方到处辗转逃亡避难中,她丢失了珍爱的文物、古籍,还遭到了政治上的诬陷。她晚年的处境极其凄惨,心境极其恶劣。她用这一曲抒情长调,艺术地表现了自己晚年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在了解作者生活遭遇的基础上来读这首词时,使人不能不对她产生深深的理解与同情。这也正是李清照这首抒情词动人的力量之所在”(《语文4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74页)。 ?这种解释,看去是有道理的,作品就是对作者情感的表现,当然离不开作者生平经历的了解。但是,作品的意义是由文本的形式生成的,因而,解读作品唯一的途径就是从文本出发,对文本形式的意义进行解读,而不是从作者的生平经历出发,把生平经历嫁接在文本上,当成文本的意义。外部解读的嫁接是这样形成的:把文本形式靠向作者生平经历进行解释,其结果是,把作者生平经历的意义当成了文本的意义,舍弃了文本形式的本来意义。比如说“正在她凄苦无奈时,又看到了空中飞过的大雁,它们是来自北方的旧时相识。作者想到大雁能够按时南来北往,而自己却漂流困顿,寄寓异乡,这正是她伤心的原因。词的上片从秋天里气候的多变,酒难御寒和北雁南飞等几个角度,写自己滞留南方的孤独生活和悲苦心情”(《语文4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74页)。而有些解读这正是根据作者的生平经历,把李清照的愁说成了失国之愁、失家之愁和失夫之愁。而这种愁的解释是与《声声慢》形式相距甚远的解读。 生平经历为什么不能代替对文本形式的解读呢?因为文本的形式意义不等于作者的生平经历。文本的意义只能从形式解读出来;而在形式之外做的任何解释都是对形式意义的强加。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即国愁、家愁和情愁等只能为李清照提供创作的素材、材料,而不能提供意义;意义是在李清照创造的形式中产生出来的,意义蕴含在李清照创造的意象和整体结构形式中。也就是说,《声声慢》的意义只能是来自《声声慢》的形式,而不是来自李清照的生活经历(题材)。因而,我们解读《声声慢》包括其他的作品,就只能根据《声声慢》创造的形式,而不能根据诗人比如李清照的生平经历。艺术符号理论家苏珊·朗格曾经非常深刻地指出:“谁要是在读诗的时候把它当做一种心理学案卷去读,并时时地联系到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并以此为根据掺杂更多的个人联想,谁就是在粗暴地对诗进行践踏;因为这无疑于是强行从诗句中挤出的陈述,无疑是将诗的意义任意扩大到了面目全非的地步。这样一种作法只有对诗产生致命的后果,使它听上去毫无真实之感或令人啼笑皆非”(《艺术问题》地147页)。朗格认为诗的意义来自于诗的幻象和意象:在解读诗作的时候,进一步考察其人的生平及品格,或者注明诗作者成诗的环境,“对于形成那种幻象毫无裨益。这类补充只会以不相干的信息将描述生活的意象弄得混乱不堪。——它们之所以不相干,是因为它们并非由幻象赖以写成的有机原则喷涌而来。这种原则是说:情节中的每一因素也就是情节中的情感表现,因此,诗人是以心理方式编织事件,而不是把它当作一段客观的历史”(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247页)。我们中学语文教学教师用书所出现的问题恰恰也就在这里,不是根据文本幻象——意象解读其意义,而是根据作者生平经历阐释主题。???????????? 第二个问题,把诗人对情感象征的意象当成了诗人对某些事实的陈述,从而毁灭了诗的丰富意义。诗词表现的意象是对作者体验到和理解到的情感的象征,是情感表现的艺术符号,或者说表现性形式,诗人在诗中所表现的一切,都是主观现实的客观化,内部心灵的对象化,难以言说情感的符号化。它当然与诗人的所经历的生活经历有关系,但是,它终究不是对生活经

文档评论(0)

181****175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