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存在的问题 (一)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二)下游:地上河,易决口改道,造成洪涝灾害 (三)其它问题 1、断流 2、凌汛 3、上游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 4、水污染 具 体 措 施 上游:梯级开发水能,修建大型水利枢 纽工程;引水灌溉 中游: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植树 种草——治黄的关键 下游:培修加固大堤;引黄淤灌 上中游水能的梯级开发 大型水利枢纽有: 第三节 黄河 一、中国第二长河 1、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 2、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和主要地形区 3、主要支流 4、上、中、下游的划分及各河段重要特征 5、干流沿途径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及原因 二、母亲河的奉献 P90 1、塑造肥沃的平原 2、水能的梯级开发 3、引黄灌溉 三、存在的问题 (一)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二)下游:地上河,易决口改道,造成洪涝灾害 (三)其它问题 1、断流 2、凌汛 3、上游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 4、水污染 1、黄河中的泥沙来源于(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华北平原 C 2、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______,坡度_______,河水流速_______,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________”。 变宽 变缓 减慢 地上河 3.黄河塑造了有“塞上江南” 平原和 平原,也是 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一。 4.黄河中游的小浪底和三门峡水库位于 省。 5.位于西北内陆干涸河道上顽强生存着的植物是 。 6.黄河中上游的分界线是 ,中下游的分界线是 。 7.凌汛发生在黄河 游。 宁夏 河套 华北 河南 胡杨林 河口 孟津 上下 3、珠江 (1)、组成: (2)、水文特征:流量;汛期…… 航运; 水能。 3、珠江 (3)、红水河梯级开发 区位优势: 开发现状 : ①水能丰富; ②前景广阔; ③资源丰富 西电东输南通道的能源基地 龙滩、天生桥(黔桂交界)、岩滩、大化(桂) 4、京杭大运河 海河 概况:长度 流经省市 沟通水系 作用: 思考:京杭大运河航运地位 下降原因? ①河道淤塞 ②南北铁路 ③海运发展 全长1800千米,自北向南经过:京、津、冀、鲁、苏、浙六省市。沟通:海、黄、淮、长、钱塘江五大水系 历史上起过沟通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现在浙江、江苏境内仍是重要运输线。 扇形水系 读海河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试从气候地形植被水系等因素分析海河泛滥的自然原因 从地形、植被上看,海河的主要支流都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地面缺乏植被的保护,使海河含沙量很大,当进入平原后,泥沙沉积,河床容易被淤塞;下游流经地势低洼区泥沙沉积 从气候上看,海河流域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 从水系特点来看,海河是一典型的扇状水系,各条支流来的洪水,只从一个河口入海,无法顺利渲泄,常常造成泛滥。 ⑵根治海河的措施 在海河各大支流上游修建水库,可以调节干流的流量; 汛期可以拦蓄洪水,减少下游水量,有利防洪;旱期可以将水库蓄水下排,以利灌溉。 在海河下游开挖入海新河,汛期时支流的洪水可以分流入海,不像过去那样奔流到天津入海,对天津造成巨大的威胁。 在主要支流的上游植树种草、保持水土,并修建水库,以调节河流水量; 下游挖掘入海新河,分散水流(使天津、河北等地免受洪水的灾害)。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 * * * * * * * 上游河源段景观 (源头—龙羊峡) 河道迂回曲折 两岸多湖泊沼泽 河水清浅而稳定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上游峡谷段(龙羊峡—青铜峡):峡谷与川地相 间分布(口小肚大,利于修建水库);水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 上游冲积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段:水流缓慢,水量大减。 黄河塑造了肥沃的平原 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 华北平原 黄河的利用与治理 1.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2.提供了灌溉的水源,塑造了肥沃平原 3.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4.提供丰富的旅游资源 (一)黄河的利用 (二)黄河的问题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河套平原黄河段水量减少的原因 ? 降水量少蒸发量大 过度引用黄河水 (两方面: 农业灌溉 , 工业城市用水量大) 中游景观 黄河中游: 多支流 多峡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