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学会与压力共处 —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与调适 第一节 压力概述 一、压力 (一)压力的定义 1936年 汉斯·塞里 压力之父 压力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环境的需求超过了个体能承受的最大量,从而引起个体心理上或生理上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导致疾患。 (二)压力反应及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1.压力的生理反应 2.压力的心理反应 3.压力的行为反应 第一节 压力概述 二、压力源 压力产生的原因可称之为压力源(stressor)或称为应激源。 1.躯体性压力源 2.心理性压力源 3.社会性压力源 4.文化性压力源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压力分析及调适 (一)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来源 1.学业压力。 2.就业压力。 3.经济压力。 4.交往压力。 5.情感困惑的压力。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压力分析及调适 (二)大学生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 1.外界环境因素 (1)学校生活。 (2)家庭影响。 (3)社会因素。 2.来自个人的原因 (1)个性方面。 (2)认知方面。 (3)应对策略与能力欠缺。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压力分析及调适 大学生心理压力自我管理策略 1.预防策略。 (1)认清心理压力的普遍性。 (2)躲避压力源。 (3)调整个人的期望水平。 (4)改变易增加压力的行为方式。 (5)扩展应对资源。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压力分析及调适 2.疏导策略。 (1)调整对压力源的认知。 (2)运用格言改变自己对压力的主观感受。 (3)以辩证的观点看待压力。 (4)改变目标本身或降低要求。 (5)情绪的宣泄。 3.斗争策略。 (1)监视压力源。 (2)集中资源。 (3)搜寻解决问题的途径。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压力分析及调适 大学生压力管理的具体方法 (一)深呼吸 (二)放松练习 放松是指身体或精神由紧张状态转为松弛状态的过程。放松主要是消除肌肉的紧张。 第三节 大学生自杀及其干预 一、自杀概述 (一)自杀的定义 自杀是指有意识地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异常行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自杀者多数是由于生活中遭遇困境而产生激烈的内心冲突,陷入危机状态而不能自拨,难以承受或心理异常而产生的自毁行为。 第三节 大学生自杀及其干预 (二)自杀类型 1.根据自杀的结果可将自杀分为三类 (1)自杀意念。 (2)自杀未遂。 (3)自杀死亡。 2.按照发展过程可将自杀分为两类 (1)冲动型自杀又称情绪型自杀。 (2)理智性自杀。 第三节 大学生自杀及其干预 (三)自杀的心理过程 1.自杀萌生。 2.自杀彷徨。 3.自杀决定。 4.自杀实施。 第三节 大学生自杀及其干预 二、大学生自杀的类型及原因 (一)大学生自杀的类型 1.寻求解脱。 2.自我防御。 3.放任性自杀。 4.报复性自杀。 5.威胁性自杀。 第三节 大学生自杀及其干预 (二)大学生自杀的原因 1.抑郁症。 2.躯体疾病。 3.恋爱失败。 4.学习压力。 5.人际关系紧张。 6.家庭原因。 7.负性生活事件。 8.社会压力。 第三节 大学生自杀及其干预 防止自杀的对策 1.开展人生意义教育。 2.加强心理素质教育。 3.宣传教育。 4.减少获得自杀手段。 5.改善心理卫生服务状况。 6.加强对媒体的管理。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