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dflow模流分析报告模板.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充填時間為1.1秒,流動較爲平衡,A處薄區域已變爲充填末端,沒有再發生滯流現象。但框示處的紅色區域是最薄的地方(僅有0.5mm),滯流仍然無法改善,此處仍可能短射,應加以注意,建議加厚或去除(若不影響外觀或裝配的話)。 充填時間 Revised5 滯流 充填末端 A 充填流動過程 Revised5 波前溫度分佈 在充填過程中大部分流動波前溫度較爲均勻,較薄的A處兩股流動波前對接時溫度較高(如右圖),熔接性應較好。而B處波前溫度急劇下降而導致滯流(如左圖)。 Revised5 B A 充填壓力 充填過程中最大壓力為105.6MPa(在充填結束時),充填/保壓切換時的壓力為88MPa,壓力稍大。 Revised5 縫合線位置包風分佈 主要的可見縫合線如圖圈示處黑線所示,但熔接溫度較高,應不會影響其使用強度。 包風分佈如圖黑色小圈所示,大部分的包風都較易排除,但框示縫合線處的包風包在塑膠内可能較難排除,建議在此處附近設置排氣槽或頂針以幫助排氣。 Revised5 冷卻凝固過程 薄區域仍最先凝固,厚區域仍最後凝固。進行到5.23s時(如圖五),澆口凝固,此時產品還有幾個較厚區域沒完全凝固,保壓效果仍不是很理想,但澆口不能再設計得太厚,否則不易切除及留有較大的澆口痕跡。 Revised5 凹陷指數 凹陷指數反映了縮水凹陷相對於產品肉厚的嚴重程度。雖然從前頁可知保壓效果不是很理想,但由左圖可知相對于原始方案(如下圖)保壓效果已有較大的改善,除了箭頭指示的三個較厚區域可能會有可見凹陷出現外,大部分區域應不會再有縮水或負收縮出現。 Revised5 Original2 注射壓力及鎖模力變化 整個成型周期中最大壓力為105.6MPa,約為130ton注塑机極限壓力的59%。 Max.: 105.6MPa Max.: 35ton 所需最大鎖模力為55.5ton,約為130ton注塑机鎖模力的43%。 Revised5 翹曲變形情況〈放大20倍〉 Revised5 XYZ方向總變形量 XYZ向翹曲變形方向如圖中箭頭所示,局部變形量比原始方案稍大,但應可接受。 Revised5 0.4mm 0.2mm 0.3mm 0.2mm 0.1mm 0.4mm 0.25mm 導致翹曲的冷卻不均因素 Revised5 冷卻不均因素對X向翹曲變形有稍大的影響,對YZ向則影響較小。 0.15mm 導致翹曲的收縮不均因素 Revised5 收縮不均因素對XYZ向翹曲變形均有較大的影響,是導致翹曲變形的主要因素。 0.65mm 0.2mm 0.35mm 0.25mm 0.15mm 0.45mm 0.3mm 導致翹曲的分子配向因素 Revised5 分子配向因素對XYZ向翹曲變形有影響較小。 結論與建議2 母模水路更改后母模側冷卻效果稍有改善,但在公模側厚區域仍存在積熱現象,建議加入鈹銅入子幫助散熱。此外,成型時切不可爲了省事而將所有水路串聯起來,否則將因冷卻水流動路徑過長逐漸積熱而影響冷卻效果。 改爲三板模和三點扇形澆口並調整好成型條件后 充填流動較爲平衡,原先發生嚴重滯流問題的薄區域已變爲充填末端順利充填。但最薄的僅有0.5mm的地方滯流仍然無法改善,此處仍可能短射,若不影響外觀或裝配的話,建議加厚或去除。當然,薄區域能加厚的盡量加厚。 縫合線熔接溫度較高,應不會影響其使用強度。局部區域注意設置排氣槽或頂針以幫助排氣。 因受產品結構的影響,保壓效果仍不是很理想,但相對于原始方案已有較大的改善,主要區域應不會再有縮水出現,產品應不會再發生拉模。 循環周期由54秒縮短為38秒,節省了16秒,如果開模和閉模時間還可減少,循環周期將更短,將可大大降低生産成本。使用保壓壓力隨時間而逐漸降低的保壓曲綫可使產品的收縮均勻一些,保壓壓力持續到澆口凝固即可移除。如果澆口凝固后還繼續用較大的保壓壓力長時間保壓,將會導致產品出現負收縮而拉模。 收縮不均因素(產品肉厚不均)是導致翹曲變形的主要因素,但變形量不是很大,應可接受。 建議採用改善方案Revised5重新進行設計和開模生産。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让我们共同进步 Moldflow Analysis Report Page * 广州联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办事处 / Arthur Chen 2003.5 Moldflow模流分析報告 33P2256H15747A Arthur Chen 2003.5 內容提要 1. 分析說明 3 2. 塑膠材料介紹 4 3. 產品模型介紹 5

文档评论(0)

zxiang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人从事教育还有多年,在这和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