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111化学反应的方向及判断依据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 2、物质的混乱度趋于增加 1、物质具有的能量趋于降低 ?H(焓变) ?S(熵变)0 焓(H)判据 熵(S)判据 放热反应 焓变 熵变 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自发进行 不自发进行 不能定性判断 不能定性判断 ?H0 ?H0 ?H0 ?H0 ?S0 ?S0 ?S0 ?S0 熵增原理 0 研究表明: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自发进行方向的判据是 △G = △H - T△S ( G 叫作吉布斯自由能) △G = △H - T△S < 0 反应能自发进行 △G = △H - T△S >0 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G = △H - T△S =0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练习3 碳铵[(NH4)2CO3]在室温下就能自发地分解产生氨气,对其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铵分解是因为生成了易挥发的气    体,使体系的熵增大。 B、碳铵分解是因为外界给予了能量 C、碳铵分解是吸热反应,根据能量判据    不能自发分解 D、碳酸盐都不稳定,都能自发分解。 A 练习4 下列反应中,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D. CO(g)=C(s)+1/2O2 B. 2N2O5(g)=4NO2(g)+O2(g) A. (NH4 )2CO3(s)=NH4HCO3(s)+NH3(g) C. MgCO3(s)=MgO(s)+CO2(g) D 熵减 熵增 熵增 熵增 信息:体系自由能变化( ?G )综合考虑了焓变和熵变对反应体系的影响: ?G= ?H-T?S(T为热力学温度,均为正值)。在恒温、恒压下,用?G判断化学反应在该状况时自发进行的方向显得更为科学(当?G 0时可自发进行)。 请阅读所给信息,然后回答问题 反应在该状况下能否自发进行 <0 >0 >0 <0 >0 >0 <0 <0 <0 自发进行 >0 不自发进行 低温时>0,高温时<0 低温时<0,高温时>0 低温不自发,高温自发 低温自发,高温不自发 ?H ?S ?G 一、自发过程的变化趋势 1、能量趋于降低 2、混乱度趋于增加 二、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 2、物质的混乱度趋于增加 1、物质具有的能量趋于降低 ——?H(焓变)0 ——?S(熵变)0 焓(H)判据 熵(S)判据 放热反应 熵增原理 注意:过程的自发性只用于判断过程的方向,不能确定是否一定会发生和过程发生的速率。 焓变 熵变 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自发进行 不自发进行 不能定性判断 不能定性判断 ?H0 ?H0 ?H0 ?H0 ?S0 ?S0 ?S0 ?S0 影响因素: 化学反应的方向 反应焓变 反应熵变 共同影响 吸热 放热 熵增 熵减 焓减小有利于反应自发,熵增大有利于反应自发 △H △S △G=△H-T△S 1.反应的自发性只能用于判断反应的方向,不能确定反应是否一定会发生和过程发生的速率。例如金刚石有向石墨转化的倾向,但是能否发生,什么时候发生,多快才能完成,就不是能量判据和熵判据能解决的问题了。 注意 2.在讨论过程的方向时,指的是没有外界干扰时体系的性质。如果允许外界对体系施加某种作用,就可能出现相反的结果。例如石墨经高温高压还是可以变为金刚石的。 规律方法总结 自发反应中的焓变和熵变的关系 1、在温度、压力一定的条件下,放热的熵增加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2、在温度、压力一定的条件下,吸热的熵减少的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3、当焓变和熵变的作用相反时,如果二者大小相差悬殊,可能某一因素占主导地位 4、当焓变和熵变的作用相反且二者相差不大,温度可能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性作用 5、无热效应的自发过程是熵增加的过程,如两种理想 气体的混合等。 水往低处流 Cu和AgNO3反应 NaOH和HCl反应 Na投入H2O中 铁生锈 化学反应的方向 及判断依据 学习要求: 1、理解能量判据、熵的概念 2、利用能量判据判断反应进行的 方向 3、利用熵变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①自然界中水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流; ②电流总是从电位高的地方向电位低的地方流动; ③室温下冰块自动融化; ④墨水扩散; ⑤食盐溶解于水; ⑥火柴棒散落等。 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将向何方发展,我们非常清楚,因为它们有明显的自发性——其中是否蕴藏了一定的科学原理? 1、高山流水是一个自动进行的自然过程。 高处水一定会流到低处吗? 2、低处水可以流至高处么? 3、在“低水高流”的过程中一旦外界停止做 功,该过程还能继续进行下去吗? 可采取什么措施? 思考与交流 1.自发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不需外力作用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2.非自发过程 :在一定条件下,需要外界做功才能进行的过程。 自发过程的特征:有明确的方向性,要逆转必须借助外界做功;具有做功的本领。 3.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