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黄土高边坡稳定性的数值模拟研究-地质力学学报.pdf

砂黄土高边坡稳定性的数值模拟研究-地质力学学报.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卷 第 期 地质力学学报 ! N60? ! E6? 年 月 % ! % ABCDE@F BG H,BI,JK@ELJM O: ; % 文章编号: ( ) !#$##!# % $’()$* 砂黄土高边坡稳定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张永双,王红才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 摘 要:基于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分析,阐述了黄土高原北部砂黄土边坡破坏的主 要形式及其影响因素。结合陕北高等级公路建设,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模拟了不同 工程开挖条件下坡形、降雨和地震作用等因素对砂黄土高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着坡角或坡高的增大,边坡稳定性不断变差,鬃雌滦伪纫黄碌蕉サ钠滦胃 饹 诒咂挛榷= 头阑 唤涤曜饔枚?边坡稳定影响极大,在坡脚积水的情况下,坡 ぃ 脚处塑性应变值比常态增加近% 倍;地震作用促使坡脚应力和应变值升高,并且 随着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增大而变化显著。模拟分析结果为砂黄土高边坡优化设计 和灾害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砂黄土;高边坡;黄土滑塌;数值模拟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引言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黄土高原地区的城市、交通和水利工程建设得到迅速 发展,工程建设等级也相应提高。但是,目前我国黄土高边坡设计尚缺乏明确的标准,由于 设计不当造成的黄土高边坡变形破坏现象频繁发生,因此对黄土高边坡破坏形式及其形成机 [ ] 理的研究成为当前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课题 !$ 。近年来,作者结 合陕北晋西黄土滑塌灾害的形成机理研究,开展了砂黄土边坡稳定性的野外调查和大量室内 测试分析工作。本文试图在地质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法对砂黄土高边坡的变形破坏机 理进行模拟分析,探讨不同工程开挖条件下坡形、降雨和地震作用等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 响,为砂黄土高边坡优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 砂黄土高边坡的破坏形式和影响因素分析 !! 砂黄土高边坡的破坏形式 中国西北黄土的颗粒组成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规律,黄土高原自西北向东南依次划分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 ) 作者简介:张永双(!*#+$),男,博士后,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工程地质和地质灾害研究工作。 : 联系电话: 。 ,$-./0 12.345634728.349 :-./0; 6-; 3 !$#++#)#( 79 地 质 力 学 学 报 88 [] ! 为三个带 ,即砂黄土带、典型黄土带和粘黄土带。砂黄土在物质组成和结构方面与黄土高 原中部和东南部的粘粉质黄土具有明显的差异,工程性质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野外调查表 明,黄土高原北部公路边坡的变形破坏主要以滑塌形式出现,并且在空间上具有鲜明的地域 性,即砂黄土带是滑塌灾害严重发育区、典型黄土带是滑塌灾害弱发育区、粘黄土带滑塌灾 [] 害不发育 。黄土滑塌通常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滑塌前的原始黄土边坡主要由厚层马兰黄土 ! ( )构成,少量边坡底部出露离石黄土 ( )。黄土 67 6 边坡高度通常超过 ,边坡总体坡角大于 ,并且 !8- 98: 坡面多为一坡到顶的近平直状。 ()黄土滑塌体在形态上常呈 “马蹄状”或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