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改经验总结1.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经验总结 . 近年来,我校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得到了较快发展。学校创新“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自主发展、充分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以积极、稳妥、务实的态度实施新课程改革,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发生了不小变化,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下面将我校的新课程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端正办学思想,规划办学方向  学校领导班子从时代发展的高度和学校实际出发,提出了“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确立了“文化立校、依法治校、名师兴校、质量强校”的学校发展战略,建立“以德育人、全员参与、自主管理、三位(学校、社会、家庭)一体”的学校德育工作机制、“以人为本、激励创新、人尽其才、充满活力”的人事管理机制和“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自主发展、充分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注重思维能力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形成了“爱生、严谨、求实、创新”的教风、“勤奋、善学、慎思、明辨”的学风和“严谨治学、刻苦读书、团结奋进、自强不息”的校风,确保了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 二、积极响应课改要求,做好前期准备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  (1)成立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 主? 任:孟志安 副主任:尹二军 马忠维 马敬良 赵 新 崔丽娜 课程指导委员会注意信息收集、资料整合,教师的配备和培训。加强新标准、新方案研读,加快对必修课、选修课、等新的教学模式的消化、理解,为新课改的实施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2)成立各学科课程小组 各学科课程小组提出开课方案,学科课程小组负责讨论并提出本学科必修课开设意见和初步的开设方案以及课程说明,并报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该方案包括本学科(课程)的课程性质和学分分配情况,必修模块的开设顺序,哪些选修模块应该选修,哪些模块不需选修,本学科教师的开课能力等。 2、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熟悉课改的精神和要求 2009年暑假根据上级要求,参加了省里组织的校长、教导主任培训;组织全校课改年级教师参加了教师远程培训,切实执行不培训不上岗,要上岗必培训的指示。 3、开齐全部课程,保证学生需求  高一、高二认真执行新课程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开齐了课程、开足了课时。除了开齐语、数、英、理、化、生、政、史、地九门必修课程外,还开设了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微机、体育课均实行对学生考试加考核方式评定学生成绩,体育课对学生进行了体质健康素质测试,并对测试数据成功上传。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开设了《改革开放中腾飞的辛集市》、《乡土地理》、《化学实验与社会生活》、《工艺美术》、《民间美术》、《中学生合唱训练》、《器乐认知与音乐鉴赏》、《传世经典系列讲座—〈论语〉》、《宋人弦歌——宋词传世华章》等多种学校课程,开阔了学生视野,增长了学生见识 4、抓投入,添设施,建立课程改革硬件平台 教室全部安装多媒体电教设备,并采取学校出资2000元,教室自筹部分资金,每位教师添置了一台笔记本电脑,这为我校推进新课程改革提供了必要的硬件设施,深得广大师生的欢迎。学生上课用的两个微机室也进行了设备更新。切实使学校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教室等各种专用教室的建设与新课程接轨。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适应新课改 1. 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教学的三要素——教师、学生和教学方法中,教师无疑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建设高效课堂关键是抓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进一步弘扬教师的专业精神,使“崇德尚学 ,育才报国”的观念深入人心,让“淡泊名利,志存高远,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成为教师们的自觉行为。 其二要进一步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发展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使得“在研究状态下工作”成为老师们新的工作方式和职业生活方式,培养一批学者型教师。具体来说,一要充分利用导师制,发挥骨干教师对青年老师的传、帮、带作用;二要典型示范,逐步推进,组织校内示范课、教育论文比赛等活动;三要依托是借助省、市教研专家的引领作用,与省、市教研室联合开展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的研讨 活动,邀请省、市及全国其他地区知名教育专家来校指导、点拨,借以带动新课程背景下老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总之,只有教师研究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探索 “以学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的教改科研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指导研究性学习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得到明显增强,建设高效课堂才会有坚实的基础。 2.建立新的课堂教育理念 首先注重强化教育目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方法与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勇气、创新精神,使学生勇于迎向挑战,敢于开拓进取。只有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潜力,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开掘和发展。其次建立新的教师观,一方面教师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