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电中梯野外设计书.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 激发极化法是以地壳中不同岩、矿石的激电效应差异为物质基础,通过观测与研究人工建立的直流(时间域)或交流(频率域)激电场的分布规律进行找矿和解决地质问题的一组电法勘探分支方法。目前,我们采用的工作方法为时间域激发极化法,为保证工作质量,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070—93《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技术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和相应的技术设计组织实施野外工作。 一、测网选择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测量网度应和工作比例尺相对应,一般采用规则网进行,工作比例尺的确定应由和对地质体的研究程度有关。进行普查时比例尺和地质普查的比例尺相当或者再大一倍,一般选择1:2.5万至1:5千;详查时 ,比例尺要大于1:5千。而测线方向应垂直于测区构造线或矿化蚀变带方向布设。测量比例尺与测网网度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测网网度与比例尺关系表 比例尺 线距 (米) 点距 (米) 1:50000 500 100—200 1:25000 250 50—100 1:10000 100 20—50 1:5000 50 10—20 1:2000 20 5—10 二、野外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采用重庆奔腾数控技术研究所生产的WDFZ-10大功率激电测量系统。主要测量方式有激电中梯和激电测深。 (一)、仪器性能检查 1、不极化电极 (1)、内阻 不极化电极内阻要求小于2KΩ。 (2)、电极间的电位差 每组不极化电极间的电位差要求小于2mV。 2、导线 导线的规格和数量应根据用途、电极距大小、供电电流强度和工区自然条件选择,一般选择内阻小、轻便、强度高的导线。要求导线内阻小于10Ω/Km,耐压高于发送机的工作电压。导线的绝缘电阻应每公里大于2MΩ/500V。对于长度为D(Km)的导线,其绝缘电阻应大于2/D(KΩ)。 3、仪器一致性检查 在极化率变化较大的异常地段、测点数大于20、选择AB、MN、和I,使ΔU1在100mV以上,各台仪器在相同条件下往返观测。取均方误差最小的一台仪器为“标准”,分别计算各台仪器与“标准”仪器的均方相对误差。计算均方相对误差的公式为: 式中:为第点被测仪器观测数据; 为第点“标准”仪器观测数据; 为参加统计计算的测点数。 当某台仪器计算的均方相对误差大于设计总精度的2/3时,应对该仪器进行调试,使其达到要求或不在本测区使用。 (二)、装置类型选择 装置类型的选择应根据测区的地质条件和勘查任务而定,装置类型有中间梯度装置、联合剖面装置、偶极装置和对称四极测深装置。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选用中间梯度装置和对称四极测深装置。 1、激电中梯 激电中梯分横向和纵向装置,当极化体的电阻率与围岩电阻率接近或为高阻时,应选用纵向中梯(横剖面)装置;当极化体的电阻率为低阻时,应选用横向中梯(纵剖面)装置。 2、激电测深 激电测深采用不等比对称四极装置。 (三)、仪器参数的选择 1、充、放电时间和供电周期的选择 该系统发射机的供电制式为双向短脉冲制式, 2、延时的选择 为减小电磁耦合效应对激电法的干扰,应尽量选择较长的延时,一般选为几百毫秒,当延时大于500ms时,电磁耦合效应对直流激电法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同时,延时太大会降低观测精度。一般选择200-400ms。 3、采样宽度 为提高观测精度, 采样宽度应适当大些, 4、叠加次数 增加叠加次数,可提高观测精度和抗干扰能力,同时叠加次数多,生产效率低,所以,选择时应考虑以上因数。 (四)、极距的选择 1、激电中梯 (1)、供电极距 供电极距的选择应结合地质任务在野外实地通过测深实验选择,在观测仪器检测能力容许的条件下,供电极距尽量的大一些,当供电极距增大到某一值时,异常减小,此时的供电极距为最大。 (2)、测量极距 测量极距MN一般应大AB,当围岩极化率不均匀或有地表干扰时,可选择较大的测量极距。 2、激电测深 (1)、电极排列方向的选择 电极排列方向应视任务而定,当要研究极化体的产状时,电极排列方向应垂直于极化体的走向布极;当要确定极化体的走向长度时,应顺极化体走向布极;当极化体上方地形起伏较大时,电极排列方向应尽可能与地形等高线一致;当研究极化体的方向性时,可做十字测深。 (2)、极距的选择 在模数为6.25cm的对数纸上,取0.8-1.2cm长且使其均匀分布,相应的段长作为供电极距。不等比装置的测量极距MN与供电极距AB的比,一般保持在1/3-1/30的范围;等比装置的测量极距MN与供电极距AB的比,一般保持在1/3-1/10。通常采用如下表的测深极距。 激电测深极距表 AB/2 3 5 9 15 25 40 65 100 MN/2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