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井间地震技术 Cross-well Seismology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宋建国 2001年5月 授课内容 第一讲 井间地震基本原理 第二讲 井间地震采集技术 第三讲 井间地震资料处理 第四讲 井间地震成像技术简介 第五讲 井间地震资料应用 第一讲井间地震基本原理 一、井间地震方法原理 二、井间地震历史回顾 三、井间地震技术特点 四、井间地震技术的用途 一、井间地震方法原理 井间地震,是在一口井内置放震源,激发地震波,在另一口井中用检波器接收,并利用记录下来的地震记录进行一套完善的处理,以获得井间地质剖面的新技术 。 一、井间地震方法原理 井间地震有两种,一种称为井间层析技术。1983年美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McMachen首次提出井间地震,他引用医学中X射线层析原理。层析技术又称为CT(Computerized Tomography的缩写)技术,现已广泛用于医疗诊断。 另一种称为井间反射成象,或称为井间高分辨率反射成象,它是在井间层析的基础上。于9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 二、井间地震历史回顾 1917年费森敦先生首次提出利用井间地震的测量结果确定矿体的位置和范围,并在矿藏勘探和工程建筑勘探等领域使用至今。 60~70年代移植到油气勘探领域。1972年《Geophysics》杂志系统介绍了井间地震技术及其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80年代以来,井间地震技术发展突飞猛进。 1988和1990年SEG等机构先后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和日本东京召开了两次国际井间地震技术专题讨论会。 二、井间地震历史回顾 我国在“八五”期间多个油田也展开了井间地震技术研究,胜利油田、辽河油田、物探局、石油大学以及西安仪器厂、中科院电工研究所等单位从野外采集、数据处理解释及野外设备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达到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 “十五”期间井间地震再次成为研究的重点。 三、井间地震技术特点 井间地震技术的特点: 靠近目的层,避开了地表噪音和低降速带的影响; 频带宽、分辨率高; 地震波资料丰富,可进行转换波处理; 提供高质量井间图像; 采集困难,费用高; 需要井孔、电缆、电缆车、井下检波器等特殊设备; 测量范围有限; 存在潜在危险。 Resolution of Geoscience Tools 四、井间地震技术的用途 主要用来研究井间地层的连续性、了解储层的横向变化、进行油藏描述和监测油气藏的动态: 获取地下地质构造细节; 提供油藏非均质性的资料,进行油藏描述; 断层、沉积单元中的障碍壁、沉积单元之间的界线、水平层理和交错层理、沉积单元的渗透带以及裂缝发育程度等资料。(见图) 识别岩性; EOR监测。 深入细致地研究地下复杂地质构造及沉积细节,了解储层特征,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促进油田增储上产的有限方法. 第二讲 井间地震采集技术 一、井间地震震源 二、井下接收系统 三、井间地震观测系统 一、井间地震震源 井间地震对震源的要求: ①,无破坏性; ②,频带宽; ③,震源能量足够强; ④,可重复性; ⑤,地震输出与作业深度无关; ⑥,周期短,可迅速移动; ⑦,耐高温高压(218℃); ⑧,套管井与裸眼井都可使用; ⑨,可激发纵波与横波; ⑩,适用于各种井孔。 一、井间地震震源 井下震源系统的发展历程: ①、70年代的炸药震源:普通炸药包、井壁取心枪、射孔枪等。特点是取之容易、操作简单,但存在明显缺陷:破坏性大,且缺乏有效控制手段;震源特性无法预定,缺少对震源信号质量的控制手段;没有连续激发的能力,使得数据采集时间长,采集成本过高。 一、井间地震震源 井下震源系统的发展历程: ①、70年代的炸药震源。 ②、海上震源的改装:空气枪、水枪和电火花震源。有效解决了连续激发和预定震源特性的问题,然而又出现新问题:容易破坏井下水泥胶结带;拖缆过于笨重,很难深井作业;有效波能量不高;管波能量太高;存在“气泡反应”;震源特性受液体压力影响大; 一、井间地震震源 井下震源系统的发展历程: ①、70年代的炸药震源。 ②、海上震源的改装。 ③、80年代后,震源系统多样化:方向一,改进和完善已有震源;方向二,另劈新径,研制机电、电磁震源和可控震源。 一、井间地震震源 井下震源的种类: 1) 化学炸药井下震源(如RDX、黑索金炸药) ·压缩炸药 ·炸药导爆索 2) 空气枪(通过软管与地面设施连接) 3) 电火花 ·直接放在泥浆中的电极 ·放在套管中的电极 4) 电解质套筒枪(通过电解作用获得H2,CO2混合可燃气体的起爆器) 5) 陶瓷换能器。 一、井间地震震源 井下震源的种类(续): 6) 机电脉冲电源 ·密封的容器中且与井壁耦合的重锤。 ·压破式震源(装在封隔器中与井壁耦合的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教育哲学笔记.doc
- 接入网epon工程开局和维护常见问题案例.ppt
- 接收发出货物控制及计数.doc
- 接受美学理论论文:李白诗歌中“花”的意象英译的意蕴研究.doc
- 揭阳潮汕机场围界工程.doc
- 节能降耗动员大会讲话.doc
- 节油极限挑战赛.ppt
- 节约型校园设计.ppt
- 洁净空调系统验证 HVAC validation.ppt
- 结构方程模型进阶 张伟豪.ppt
- 2025年公职人员考试《人文科技常识》必刷100题题库带解析含答案【轻巧夺冠】.docx
- 2025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人文科技常识》必刷100题试卷带解析含完整答案【有一套】.docx
- 2025年山西省《人文科技常识》必刷100题试卷带解析附参考答案【黄金题型】.docx
-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人文科技常识》必刷100题题库带解析附完整答案(夺冠系列).docx
- 2025年公务员考试《人文科技常识》题库带解析附完整答案【考点梳理】.docx
- 2025年内蒙古《人文科技常识》必刷100题试卷带解析(考点提分).docx
-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人文科技常识》题库带解析含答案(黄金题型).docx
-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人文科技常识》题库带解析附答案【黄金题型】.docx
- 2025年天津市《人文科技常识》必刷100题试卷带解析有答案.docx
-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人文科技常识》试卷带解析【名师推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