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试验室安全知识讲座.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剧毒化学品 属于危险化学品中第六类 毒害品(含剧毒、高毒、中毒、低毒化学品和毒品) 剧毒化学品主要内容: 定义 判定界限 分级 剂量与毒性 影响物质毒性的原因 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 防止中毒的措施 剧毒化学品的领取、保管和使用 常见毒害品介绍 剧毒化学品 一、定义 剧毒化学品是指具有非常剧烈毒性危害的化学品,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及其混合物(含农药)和天然毒素。 二、判定界限 *经口服半数致死量LD50≤50mg/kg的固体; *经皮肤接触半数致死量LD50≤200mg/kg的固体、液体; *经呼吸道吸入毒物气体,*半数致死浓度LC50≤500ppm/L(气体)或2.0mg/L或0.5mg/L(尘、雾)。 *口服半数致死量LD50:用成熟的雌雄性白鼠做试验,经口摄入在14天内能引起实验动物半数死亡所使用的毒物剂量。结果以公斤体重的毫克数表示(mg/kg)。 *经皮肤接触半数致死量LD50:在白兔裸露的皮肤上持续接触24 时,在14天内能引起实验动物半数死亡所使用的毒物剂量。结 以每公斤体重的毫克数表示(mg/kg)。 *半数致死浓度LC50:用成熟的雌雄性白鼠做试验,连续吸入1 时后,在14天内能引起实验动物半数死亡所使用的毒物的蒸气 烟雾或粉尘浓度。就蒸气而言,试验结果以每升空气中的ppm 表示(ppm/L),就烟雾和粉尘而言,试验结果以每升空气中 毫克数表示(mg/L)。 三、分级 总 A B两级 细 无机类 有机类 A B A B 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年版) 四、剂量与毒性 辨证 两面性 剂量大 ≈ 毒性 砒霜 氰化物 水 酒 沙尘 五、影响物质毒性的原因 1、化学性质 化学结构 → 物质毒性 脂肪烃类 麻醉作用 碳原子↗毒性↗ 戊烷く己烷く庚烷等 水溶性下降↘毒性↘ 高级醇、丁醇、戊醇﹥乙醇、丙醇 石油产品 分馏温度越高↗ 有机非电解质 大→小 芳烃、醇、酮、脂肪烃。 饱和度 低价化合物>高价化合物(一般) 一氧化碳毒性>二氧化碳; 三氧化而砷毒性>五氧化二砷 乙烷、乙烯、乙炔的毒性依此↗ 卤素取代 毒性↗ 取代多↗ 四氯化碳、三氯甲烷、二氯甲烷、氯甲烷、 和甲烷,毒性逐渐减小。 二硫化二乙基被一分子氯取代后,即成为剧毒的芥子气。 取代氫 芳香族(苯)→麻醉作用→抑制造血功能 苯环→氫被氨基或硝基取代 氨基苯或硝基苯的毒性↗ 后者是变性血红蛋白形成剂 芳香族化合物 增添羧基后毒性↘ 苯甲酸く甲苯 苯环其基团位置对毒性也有影响 一般是按对位、邻位、间位依次减小。 ? 2、物理性质对物质毒性的影响 溶解度 毒物溶解度越大,表示在血液中相对含量越高,毒性就增强。如砷化物中的硫化砷由于溶解度很低,故其毒性不大。但应注意,某些不溶于水的物质,可能溶于脂肪或类脂质中,这样就可顺利地进入神经系统而显现毒性,如苯与甲苯等。 挥发性 物质的有毒挥发性越大,尤其在空气中的浓度越高,危险性就越大。某些有毒物质虽然毒性很高,但由于挥发性很低,故其在现场中有效毒性并不大。有些有毒物质的毒性并不大,但挥发性很大,也是很危险的。 分散度 有毒物质的分散度越大则毒性越强,尤其是固体粉状物质,如鋅、铜、镍等金属,当其被加热熔融而形成烟状氧化物时,能产生显著的毒性,

文档评论(0)

yuxi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