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1
报送科室:产前门诊科
图书馆推荐最新文献信息                 (2016年2月22日共30篇)
1.中孕期选择性减胎术在复杂性单绒毛膜双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总结利用胎儿镜下减胎术[包括脐带结扎术(umbilical cord ligation,UCL)和双极电凝脐带阻断术(bipolar cord coagulation,BCC)],以及射频消融减胎术(radio 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复杂性单绒毛膜双胎的经验,比较不同减胎方式的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4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选择性减胎术治疗的所有复杂性单绒毛膜双胎妊娠病例,包括严重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TTTS)、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selective 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sIUGR)Ⅱ型及Ⅲ型、双胎反向动脉灌注(twin reversed arterial perfusion sequence,TRAP)和双胎之一严重畸形(简称一胎畸形).分析其手术指征及减胎方式,分析减胎术后的妊娠结局及其影响因素.分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x2检验及Fisher精确概率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研究期间,共进行手术68例,包括4例BCC、18例UCL和46例RFA.由于BCC例数较少,故本研究仅分析行UCL及RFA的、共64例孕妇的妊娠结局.分析发现,2组孕妇的年龄、辅助生殖技术受孕的比例和减胎指征分布,以及活产儿比例、活产儿分娩孕周和出生体重的差异均无意义(P值均>0.05).UCL组1例为前壁胎盘,少于RFA组的27例(3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53);UCL组术后2周之内未发生流产,而RFA组发生7例(15.2%) (x2=4.952);UCL组手术时间为(63.2±22.5) min,长于RFA组的(33.3±11.4) min (t=5.1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2)分析发现,TTTS组和TRAP组的手术孕周晚于sIUGR组和一胎畸形组[分别为(22.7±3.0)、(22.8±3.2)、(20.3±2.5)和(20.4±3.6)周,F=2.957,P=0.040].一胎畸形组患者的术后2周内流产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3组(分别为4/11、1/10、0/23和1/1 5,P<0.05),而新生儿活产率、分娩孕周、平均出生体重和存活>30d的比例在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与被减胎儿位于宫腔上方者相比,被减胎儿位于宫腔下方者的手术时间略短,术后流产率略高,最终分娩孕周略早,新生儿出生体重略低,且存活率亦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RFA和UCL在复杂性单绒毛膜双胎选择性减胎治疗中具有相似的有效性及安全性.RFA较UCL操作更为简便.不同种类的复杂性双胎患者,选择性减胎术后的妊娠结局无明显差异.
作 者
   原鹏波?  (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   王学举?  (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   王颖?  (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   赵扬玉?  (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   魏瑗?  (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
刊 名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16年19卷11期?827-832页??
英文期刊名
Chinese Journal of Perinatal Medicine
关键词
  双胎,单绒毛膜?  妊娠减少,多胎?  妊娠中期?  Twin,monochorionic?  Pregnancy reduction,multifetal?  Pregnancy trimester,secondly
2.糖耐量正常孕妇晚孕期增重速率对新生儿体重及母儿健康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糖耐量正常孕妇晚孕期增重速率对新生儿体重及母儿健康结局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 3年1月至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定期行产前检查,24~28孕周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结果正常的单胎足月妊娠孕妇,共1 967例的临床资料.计算晚孕期增重速率.根据2009年美国国立医学研究院(Institute of Medicine,IOM)推荐的晚孕期增重速率适宜范围,将这些孕妇分为增重过慢、增重正常和增重过快组.根据孕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所处水平,将3组再分别分为低BMI(<18.5)、正常BMI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