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请论述生物适应性的辨证作用。 一、环境缓变时适应性保证了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二、适应性使生物的生态适应范围变得很小而易遭毁灭(尤其是环境异变变时) *适应保证了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生物在漫长的演化历史中,自始至终伴随着生物的适应过程,演化的结果提供了更多的适应素材,增加了生物适应的方式和量值;反过来适应也增添了生物演化的动力和途径,有利于物种的自然选择和物种渐变形成新种,同时使演化产物经受适应的考验,从而控制着演化的方向与格局,由此出现由原核到真核、单细胞到多细胞、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种类由少到多的演化趋势。趋异适应产生的适应辐射在生物演化史中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在生物进化史上就曾发生过多次大的适应辐射。 *适应性也会出现不利生存的情形。这是由于环境条件的经常变化与生物遗传上的稳定性间产生矛盾,因此适应是相对的、暂时的,生物的适应性仅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具有意义,环境一旦显著变化,以前的适应性就会丧失。此外,当生物的适应沿着一个不变的方向继续发展,可能会导致出现高度特化的现象,使生物绝对依赖于导致这种适应的环境,结果可能使生物的生态适应范围变得很小而易遭毁灭。因此应该全面、客观地看待生物适应的意义和作用。 9、何为生物指示性? *生物的指示性:指根据生物种或其群体、或生物的某些特征来确定地理环境中其他成分的现象。 10、何为种群? 我们把占据着一定环境空间的同一种生物的个体集群称作种群。 11、种群结构的二要素是什么? 年龄结构和性比。 12、 种群增长模式有那些 指数增长模型,阻滞增长模型 13、种间关系 正相关关系:互利共生,共栖,原始协作 负相关关系:竞争,捕食,寄生,偏害 14 种群存活曲线类型及其特点 I型:曲线凸型,表示在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例如大型兽类和人,以及许多一年生植物就属此类型。 Ⅱ型:曲线呈对角线,各年龄死亡率相等。许多鸟类和多年生植物接近此型。 Ⅲ型:曲线凹型,幼年期死亡率很高,许多海洋 鱼类。 15、种群调节有几类? 种群调节分为种内密度调节、种间密度调节和非密度调节三种 16、种间密度调节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捕食、寄生和种间竞争共同资源因子 17、生物适应对策分类及其特点 r—对策者通常出生率高、寿命短、个体小,一般缺乏保护后代机制,竞争力弱(所谓的弱者),但一般具有很强的扩散能力,一有机会就入侵新的栖息生境,并通过高r值(物种的潜在增殖能力)而迅速增殖(集体力量大)。 k—对策者通常出生率低、寿命长、个体大,具有较完善的保护后代机制,一般扩散能力较弱,但竞争力较强(所谓的强者,个体力量)),即把有限能量资源多投入于提高竞争能力上。 在进化过程中,r—对策者是以提高增殖能力和扩散能力得以生存,而k—对策者则以提高竞争能力获得优胜。如脊椎动物就属于k —对策者,昆虫、细菌等往往被视作r—对策者。当然还有很多生物是介于二类之间。 18、何谓群落演替? 演替是指在一定地段上一个群落被性质上不同的另一个群落所替代的现象。 19、影响陆地植物群落外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主要取决于植被的特征、物种的组成、植物的季相、植物的生活期 20、请解释群落的垂直结构(成层现象)。 生物群落形成过程中,由于环境的逐渐分化,导致对环境有不同需求的物种生活在一起,各自占据群落中的一定空间,群落的这种垂直分化称作群落垂直成层现象。 21、请说明群落的成层的意义。 群落的成层现象保证了生物群落在单位空间中更充分地利用自然条件。 22、 何谓群落的镶嵌性? 一个群落内在水平方向上出现不一致的现象,形成许多(小环境)斑块的现象就称为群落的镶嵌性 23、 何谓生态系统? 在自然界生物群落通过能量与物质的交换与其生存环境不可分割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共同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样的整体就是生态系统。 24、 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有哪些?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二大部分组成,生物成分又因取得能量的方式不同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25、 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成分在生态系统里起者什么作用?有哪几类? 非生物成分包括:①气候因子,如光、温度、湿度等;②无机物质,如水、氧气、二氧 化碳、矿质盐类等;③有机物质,如糖类、蛋白质、腐殖质等。非生物成分或称环境系统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也是生物的生存场所。 26 食物链及其生态意义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这种由食性关系建立起的各生物之间的营养联系,就称作食物链。 生态意义: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表现形式,它们决定着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食物链愈长、食物网愈复杂,营养结构也就愈复杂,往往生态系统也愈稳定,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也愈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Web报表工具FineReport的JS API(一).pdf VIP
- Web报表工具FineReport中JavaScript的使用.docx VIP
- Web报表工具FineReport的JS API开发(二).pdf VIP
- (高清版)ZT 0142-2010 航空磁测技术规范.pdf VIP
- 肖申克的救赎经典台词肖申克的救赎经典语录中英文对照.docx VIP
- 张恩利-体育俱乐部的经营与管理(运训).ppt VIP
- 新改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梳理与总结.doc VIP
- DB65T2052-2011 库尔勒香梨贮藏保鲜技术规程.pdf VIP
- Web报表工具FineReport的JS开发之字符串.pdf VIP
- 《商务英语翻译》课件——产品说明的翻译原则2.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