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社会学的经典理论.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脉络: 城市结构:滕尼斯的有机体-涂尔干的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韦伯 城市心理:齐美尔 比较杂乱:马克思和恩格斯 城市结构 滕尼斯 来源: 在 1887 年出版的《共同体与社会》 概述 该书在对人类社会进化的两极对比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共同体理论,使 得“共同体”概念直接影响到后世的共同体研 究。 滕尼斯所使用的“礼俗社会”、“法 理社会”或者是“共同体”、“社会” 礼俗社会是“亲密无间的、与世隔绝 的、排外的共同生活”,其成员有着共同价值观和 传统,他们有共同的善恶观念、共同的朋友和敌 人,存在着“我们”或“我们的”意识; 而法理社会的 特征是更多的理智与工于心计,契约与个人主义 至上。 在“共同体”概念不断演变的同时,“共同体” 的规模和范围也随之而扩展。滕尼斯最初将“共 同体”的规模和范围指定为家庭生活、乡村生活和 以宗教为特色的城市等类型。将城市也 作为一种共同体形式,是因为在他看来,“城市也 是一种自己满足的预算,是一种按共同体方式生 活的有机体 ……城市由具体的合作社和家庭组 成,在同他们的关系上,城市出于必然的依附之 中”。可见,在共同体的规模和范围上,滕尼斯 认为地域性并不是共同体存在的充足条件,因为 人际关系的适当性质并不一定寓于特定的地域之 中。 在城市中 , 法律和理性支配一切, 传统的习俗和情感的作用变得软弱, 人们唯我独尊, 自私自利, 彼此冷漠, 互不关心。 滕尼斯把礼俗社会看成是活生生的机体, 而法理社会则是一种机械的组合。 他将人类社会划分成了农村和城市两种 理想化的类型,认为农村向城市的过渡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 流。 涂尔干 来源 共同体[法] 涂尔干: 《社会分工论》,第 89—91 页, 渠东译,上海三联 书店, 2000 1-2 比起滕尼斯,涂尔干在共同体的研究途径上 更加明确,范围也更加集中。涂尔干使用“机械团结”来表述他的 共同体思想。 “机械团结”代表集体类型, 是“个人不带任何中介地直接系属于社会”,而与 之相对的“有机团结”则代表了个人人格,即“个人 之所以依赖于社会,是因为它依赖于构成社会的 各个部分”。因此,“机械团结”的社会在某种程度 上是基于所有群体成员的共同感情和共同信仰组 成,集体人格完全吸纳了个人人格,表现为集体类 型; 而“有机团结”的社会是以个人的相互差别为基础,个体通过 自己的专业和别人发生关系。 在共同体社会中,个人属于集体,社会成员的共同 观念远远超过了成员自身的观念,个性没有张扬 的机会。而在城市社会中,人们通过劳务和商品 (而不是血缘和地缘)联系起来,个人可以表达自 己的人格。用涂尔干自己的话说就是: “在第一种 意识里,我们与我们的群体完全是共同的,因此我 们根本没有自己,而只是社会在我们之中生存和活动; 相反,第二种意识却把我们的人格和特征表 现出来,使我们变成了个人。 2-2 在传统农业社会里, 社会分工不发达, 人与人之间的活动、 经历、 生活方式基本一致, 社会成员之间的同质性很高,大家保持着大致相同的信仰、 价值、 道德和行为规范。 迪尔凯姆认为农业社会的根本特征是建立在共同的信仰、 习惯、仪式和标志基础上的社会联系———一种“ 机械的联合”[3] 而有机团结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为基础的社会秩序,它是现代城市的特征,它依赖复杂的劳动分工,使居民有获得更多自由、更多选择的可能性,因而是有机的(康少邦等译,1986)。城市中存在着大量的社会问题, 例如非人格化、 疏远化和异质性等等, 社会注定要从机械联合向有机联合过渡。分工是城市的特征, 它是破坏传统社会整合性的力量, 是建立新型社会聚合力的基础。 城市内的社会差别和个性发展, 是保持社会聚合力及人类获得更大发展的前提。虽然城市会产生许多问题,但有机团结还是优于机械团结的。与腾尼斯相比,迪尔凯姆对城市社会是比较乐观的。 (三)韦伯 1.共同体 《经济与社会》,第 706—707 页, 林荣远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 而马克斯·韦伯( Max Weber, 1864—1920) 则将“共同体”概念运用得更为宽泛,尽管他运用 “共同体”时对其具体适用范围作了限定,比如家 族共同体、邻里共同体、人种共同体等等,但这并 不能避免他运用“共同体”概念时产生的模糊。具 体而言,他在家族共同体上指出,家族共同体是在 严格的个人尊卑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它在日用品 的使用方面实行的是公有制,其关系紧密、牢不可 破的特征在对外的关系中体现得更为充分,表现 为休戚与共。这与滕尼斯如出一辙。 但是运用到 邻里时,韦伯的“共同体”概念就模糊不清了,如他 认为,城里的邻里就属于共同体的范畴,只不过这 种共同体行为的强度几乎降低到没有的程度,像 在电车上、铁路上和旅馆里认识的人有时可能还 是相互排斥的。② 他所认为的

文档评论(0)

118book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