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69卷 第3期 地 理 学 报 V0l1.69.No.3
2014年 3月 AC1A GEOGRAPHICA SINICA March,2014
戈壁分类体系与编 目研究
冯益明,吴波,姚爱冬,曹晓阳,丛瞎,姚斌,王锋,卢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北京 100091)
摘要 :建立统一的戈壁分类和编 目体系,是进一步深入研究戈壁的理论基础,也是合理开发
利用戈壁资源的前提。到 目前为止 ,只有少量文献或著作提到戈壁或戈壁类型,关于戈壁编
目的研究更鲜有报道。为了促进戈壁研究的规范化,本文在参照现有戈壁分类基础上 ,结合
戈壁科学考察成果 ,根据戈壁的形成原因、地表物质组成与植被类型,分三级建立了戈壁分
类体系,并对每一级每一类的戈壁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在戈壁分类基础上 ,提出戈
壁编目设想,以期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戈壁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戈壁;戈壁分类;戈壁编 目
DoI:】0.1】82】/dlxb201403010
1 引言
戈壁是指在干旱或极端干旱区受长期、强烈的风蚀或物理风化作用,广泛分布于地势
开阔地带,地表由砾石覆盖的一类荒漠景观 。戈壁在我国西北地区分布范围广阔,主要
集中分布在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的东部、阿拉善高原、河西走廊、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
地、柴达木盆地等几大区域 ,面积约66.1万km2 ,约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6.9%。由于
戈壁所处地带 自然条件恶劣,人烟稀少,极大地限制了野外调查研究的开展,所以目前关
于戈壁的研究资料非常匮乏 ,关于戈壁的概况、分布、类型的划分等方面的文献几近空
白。然而,戈壁区土地资源和太阳能、风能资源及各种矿产资源异常丰富,并有一些水资
源和生物资源可供开发利用 。区域内具有绵长的国境线,虽然人口数量不足全国的4%,
却是蒙、维、回、藏等兄弟民族长期聚居之所 ]。由此可见,该区域除了具有重大经济价
值之外,还拥有国防、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此外,广袤的戈壁也是我国乃至东
北亚沙尘暴的主要物源区,对我国北方地区的天气过程和气候灾害等具有重要的影响。戈
壁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提供人类所需的物质资源和生态服务,也会产
生意想不到的危害。因此 ,只有全面、系统、深入地认识和研究戈壁 ,才能最终掌握规
律、趋利避害。
建立统一的戈壁分类和编 目体系,是进一步开展戈壁深入研究的理论基础,也是合理
开发利用戈壁资源的基石。到 目前为止,只有少量文献或著作提到戈壁或戈壁类型,关于
戈壁编 目的研究更鲜有报道。本文以现有的戈壁分类系统为基础,结合最新戈壁科学考察
成果 ,通过专家论证,建立统一的戈壁分类标准,以期完善我国对 “戈壁”这一重要荒漠
景观的分类体系。在分类基础上,初步提出戈壁编 目的构想,为深入开展戈壁研究奠定
基础。
收稿 日期:2013-07.30;修订日期 :2013-11.0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重大项 目(cAFYBB20l1002)F【oundation:National
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NoMajorProgram oftheChineseAcademyofForestry,No。
CAFYBB2011002】
作者简介:冯益明 (1971.),男,河南商城人,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景观生态与信息技术研究。
E—mail:Fengym@ca~ac.cn
通讯作者 :卢琦 (1963一),男,河南南阳人,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荒漠化防治与宏观政策研究。E-mail:luqi@ca~ac.cn
391.398页
392 地 理 学 报 69卷
2 戈壁分类体系研究
2.1 前人研究
尚未检索到国外有关戈壁分类研究的文献。我国学者赵松乔等人于 1959年5.7月对河
西走廊西北部戈壁开展了实地考察,依据戈壁的地质、地貌成因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