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间带生态学04.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沙滩生物群落 第五章 滩涂生物群落 第一节 种类组成、分布与区系特点 第二节 数量分布 第三节 群落结构特点 第四节 经济种类 第一节 种类组成、分布与区系特点 第一节 种类组成、分布与区系特点 渤 海 沙滩:主要是埋栖、穴居种,也有自由生活种,优势种和习见种有菲律宾蛤仔、松叶樱蛤、四角蛤蜊、毛蚶、彩虹明樱蛤、光滑峡口螺、豆形拳蟹、日本大眼蟹等 泥沙滩:主要是埋栖、管居和自由生活种,有四角蛤蜊、文蛤、虫昌螺、光滑峡口螺、彩虹明樱蛤、纵肋织纹螺、海豆芽、豆形拳蟹等,泥沙滩为主要经济贝类栖息区 泥滩:虫昌螺、光滑峡口螺、光滑河篮蛤以及宽身大眼蟹等,有些仅是在河口区栖息的生物,成为泥滩生物的特点 第一节 种类组成、分布与区系特点 第一节 种类组成、分布与区系特点 第一节 种类组成、分布与区系特点 第一节 种类组成、分布与区系特点 菲律宾蛤仔又称杂色蛤、花蛤、蛤仔等,是一种海产小型双壳贝类,在我国南北方均有分布。其个体虽小,但味道鲜美,产品大量出口日本等东南亚国家。 菲律宾蛤仔主要栖息于潮流通畅,风浪较小,有淡水注入,底质为砂泥底质的内湾滩涂的中、低潮区,潮下带也有少量分布。 蛤仔是广温、广盐性的贝类,在水温5~35℃内均能正常生长,在水温为18~30℃内生长最快;对盐度的适应范围为2.0%~3.9%,生长最适盐度范围为2.4%~3.5%。在山东沿海的繁殖期为6~10月,繁殖盛期在7~9月,水温为17.5~25.5℃。 蛤仔的生长速度较快,当年繁殖的个体在入冬前壳长可达5毫米,1龄个体壳长12毫米左右,2龄个体壳长23毫米左右。商品规格为20~40毫米。 第一节 种类组成、分布与区系特点 第一节 种类组成、分布与区系特点 ?四角蛤蜊 我国沿海分布极广,产量大,以辽宁、山东为最多,生活于潮间带中、下区及浅海沙泥滩中。 贝壳坚厚,略成四角形。两壳极膨胀。壳顶突出,位于背缘中央略靠前方,尖端向前弯。贝壳具外皮,顶部白色,幼小个体呈淡紫色,近腹缘为黄褐色,腹面边缘常有1条很_窄的边缘。生长线明显粗大,形成凹凸不平的同心环纹,贝壳内面白色,铰合部宽大,左壳具一个分叉的主齿,右壳具有2个排列成“八”字形的主齿;两壳前、后侧齿发达均成片状,左壳单片,一有亮双片。外韧带小,淡黄色;内韧带大,黄褐色。闭壳肌痕显明,前闭壳肌痕稍小,呈卵圆形,后闭壳肌痕稍大,近圆形,外套痕清楚,接近腹缘。 第一节 种类组成、分布与区系特点 第一节 种类组成、分布与区系特点 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 软体动物门,瓣鳃纲,蚶目,蚶科,毛蚶属,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和日本沿海。以中国渤海和东海近海较多。生活在内湾浅海低潮线下至水深十多米的泥砂底中,以4-8米居多。 成体壳长4-5厘米,壳面膨胀呈卵圆形,壳顶突出而内卷且偏于前方;壳面放射肋30-44条,肋上显出方形小结节;铰合部平直,有齿约50枚;壳面白色,被有褐色绒毛。 产卵水温多在25-27℃间。幼虫在海水中浮游,以担轮幼虫期进入D形幼虫,在150微米时壳顶开始明显大于壳高,近长卵形;壳长达220微米以后出现“眼点”,即将进入附着变态生活。整个浮游期约需16-17天。幼虫结束浮游生活后,以足丝附着在砂粒、贝壳、海藻等固体物上。足丝呈带状,终生存在;脱落后有再生附着的能力。壳长达1.2-1.5厘米时,落入海底进入浅埋生活,约经2-2.5年长成成贝。 维生素B12含量较高的食用贝类。 第一节 种类组成、分布与区系特点 第一节 种类组成、分布与区系特点 虹彩明樱蛤 梅蛤,也称海瓜子、因其形状大小似瓜子而得名“扁蛤” 海瓜子贝壳呈长卵形,长仅2厘米,壳极薄而易碎,表面灰白略带肉红色,常潜于泥涂中约5至6厘米处。肉肥,盛产于梅季。 古人有《咏海瓜子》的诗写道:冰盘推出碎玻璃,半杂青葱半带泥。莫笑老婆牙齿轮,梅花片片磕瓠犀。 海瓜子捕获时,多含泥沙,须在淡盐水中浸养半日,待海瓜子泥沙吐尽,洗净备用。待沥尽水分,在锅中加少量食油,猛火热炒,放少许葱末、姜片、盐或酱油,炒至海瓜子薄壳弹开即可装盆食用。肉细嫩,味极鲜,是佐酒佳肴。 第一节 种类组成、分布与区系特点 第一节 种类组成、分布与区系特点 豆形拳蟹头胸甲呈圆球形,长度稍大于宽度,表面隆起,具颗粒,头胸甲边缘具分散的颗粒,鳌足粗壮,雄比雌大,步足细小,略呈粒状。指节末端尖锐,生活在沙质或泥质 第一节 种类组成、分布与区系特点 第一节 种类组成、分布与区系特点 文蛤又名花蛤,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真瓣鳃目、帘蛤科、文蛤属。其贝壳略呈三角形,腹缘呈圆形,壳质坚厚,两壳大小相等,喜生活在有淡水注入的内湾及河口附近的细沙质海滩。文蛤肉嫩味鲜,是贝类海鲜中的上品,含有蛋白质10%,脂肪1.2%,碳水化合物2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