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服饰民俗文化.pptVIP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讲 服饰民俗文化 一、服饰民俗文化的定义 服饰,一般是指服装、鞋帽、巾帻、首饰等物品,围绕着这些而形成的制作技艺、使用习俗惯制以及反映的观念,即为服饰民俗文化。 服饰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而服饰民俗更为直接地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类型。 服饰的几个主要名称 衣——保护身体躯干部分的遮蔽物。《释名》:“衣,依也,人所依以蔽寒暑也。” “衣”是上衣。 裳——下衣,保护下体部分,裙子。下裳从腰遮到膝部,从膝到小腿部分是一种叫“行膝”的裹腿,后来又有了“套裤”。 冠——帽子。在古人眼里,戴冠不仅是成人的标志,而且是一种“礼”的标志。如《古今谈概》中,就讲述了一位官员因帽子戴歪了,便丢了官位的故事。冠帽在汉代已是分门别类,等级鲜明,仅收进《舆服志》里的就达十八种之多。清代废除了延续几千年的汉制冠帽,但仍然将冠帽作为区别官阶的重要标志,只是样式有所改变,如“顶戴花翎”,“顶”指官员冠帽上的顶子,多用金、铜和珠宝制作。“花翎”是由孔雀尾的翎羽制成,并且以冠帽上翎眼的多少标识等级。 巾——属于平民百姓的“头衣”。贵族男子满二十岁时戴冠,而平民男子二十岁成人时只能戴巾。 足衣——人足之衣,今天的鞋与袜。古代的鞋有履(lv3)、舄(xi4,书鞋)、屦(ju4,用麻、葛制作)、屐(ji1,木制)等名称。 二、中国服饰的起源与发展 据有关考证,距今约五十多万年的“北京人”,已懂得将兽皮被在身上,以保护身体,取暖御寒。 距今18000多年前的山顶洞人已使用骨针和装饰品 新石器时期已普遍发现养蚕、麻制品、纺织工具,玉器制作已达很高的水平 商朝的服装:上衣下裳,交领右衽(有两片衣襟,在胸前相叠,在右侧以绳或腰带系住,不用纽扣)。 周代改革了上衣下裳,联成一体称为“深衣”,形成了周代的便服。《礼记》中有记载:“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短毋见肤,长毋被土,续衽钩边,要缝半下”。 一般认为汉装自身显著的特点成熟于汉,至宋明仍保留有其鲜明的特征,即宽衣博带(宽松的服装,配有腰带及玉饰)、大襟右衽(衣襟朝右叠加的开衫,不用纽扣)、交领大袖(衣领相交,袖子宽大),整体风格含蓄柔静、随和典雅。 盛唐开放繁荣,也是服饰史上的一个高峰时期(吸收胡服的元素)。男装相对俭敛,多是圆领袍衫加襥头(一种搭拉两个脚的软帽子),一直沿用至明;女装则表现出空前绝后的开放、华贵和宽大。 “慢束罗裙半露胸”。 宋朝程朱理学强调封建伦理思想,服饰也表现的更沉稳严谨,形成了更严格的官服制度。明代资本主义萌芽,但服制仍多沿用宋制,同时随着棉丝的大量生产,民间服饰也异彩纷呈,多了些市井之趣。至此,中国服饰形成了非常完备的体系。从形制上来说,官服已经明确到可以用颜色和补子(胸前的绣花图案)指代官衔。一般男服都是“直缀”,即一种类似道袍的简单长衫。 清朝长袍马褂,旗袍。华夏衣冠开始消失。 民国剪辫易服,西风东渐。 解放后,“破四旧”,视传统汉装为封建糟粕,列宁装、中山装一统中国大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西风东渐又掀高潮,西装正式名正言顺地在国民开放思想里落定。 经过数次变革后,汉装迷失了方向。什么是真正的汉装? 汉装与西服的显著区别在于汉装注重“平面”讲究“意义”,即整体裁剪宽松,主要精力在于考究的面料刺绣等装饰,并且这些装饰细节都非常有说法,如以龙凤呈祥代表美好祝愿和富贵,梅兰竹菊以示人品等,人与服装最终形成一个整体,“衣如其人”;而西服追求“立体”与“视觉美”,强调突出甚至强化人体线条,外形上也是凭着设计师的灵感,以人体为一个平台,在上面发挥自己的意愿。 三、服饰民俗文化的特点 从实用到实用与审美的复合 (款式、图案) 社会身份的表征 文化记忆功能 广西南丹县白裤瑶 白裤瑶女装挂衣 四、服饰民俗的分类 (一)依据性别构成的服饰习俗 表现最明显的是裙子。中国古代男女都穿裙,即“裳”,随着衣服使用上的男女分工和不同需要,男子淘汰了裙,形成现代的裤子,女子则在生活中始终保持了穿裙。其他如女子的旗袍、三寸金莲等。 (二)依据年龄构成的服饰习俗 人的一生不同阶段,年龄的差别和增长带来了生理上的差别,同时社会仪礼对人的一生的约束也是分年龄阶段的。因此,消费生活总是有儿童、少年、青年、成年、中年、老年、暮年或晚年的差别,于是服饰也形成了不同年龄的类型。比如,古代习俗中未成年的儿童穿“开裆裤”,男子二十岁时行冠礼,要改服装,戴冠帽,与少年时代告别。随年龄的增长,在服装样式、色彩、质料等方面都会产生不同的要求。 (三)依据职业构成的服饰习俗

文档评论(0)

ki665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