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铺面施工程序抗压特性探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透水鋪面施工程序抗壓特性探討 壹.前言 都市人口漸漸提高相對人造環境及土地開發增加,但卻也加速熱島效應之產生。目前道路大都利用大量混凝土與不透水的道路鋪設方式,促使熱量在混凝土及道路上累積,比對以往天然土壤及樹木能夠調節大氣熱度,差異甚大。近年,全球性綠化觀念興起,在鋪面施工及材料上,具有相對性設計思慮的改變,透水鋪面在業界及政府的推動下大量利用,但卻因台灣地理氣候之特異差性,凸顯亟待改善的缺失。 透水鋪面之設計目的係利用孔隙大小讓水流能夠順利流至土壤之中,但對於強度來說是大大的減弱,常會見到車道與人行道交界時透水鋪面無法承受車流所造成之壓力而產生龜裂等現象,對於抗壓及施工法上的改善,對於未來在應用在透水道路施工上將會是一大突破;本研究擬針對目前透水鋪面施工程序深入探討,釐清產生減低抗壓性之各類因素,進而以可行性改善為目標建立透水鋪面之施工程序。 1-1研究目的 台灣的透水鋪面施工者並非全都是科班或經驗豐富,隨者需求量與效率之下,導致施工程序不確實或選材本身不足以支撐、材料流失等因素,而導致品質降低。 透水鋪面主要是增加孔隙來加速排水,但因如此在相關研究顯示對於耐久性與強度因孔隙大小、多寡及天候等原因,導致強度大大 降低然。台灣在使用上常常容易變更,當初設計時是以人行步道情況進行思考,但因其他因素而變成車道對於透水鋪面鋪設需要對於耐久性可要大大加強,對於透水磚之目的才有程度上的幫助。本研究對於台灣超載使用人行道對於安全、強度、耐久性之加強,進而達到安全、舒適、生態之目的 貳.理論與方法 2-1研究限制 1.對於車道與人行道 2.施工程序之影響 2-2研究方法 (一)文獻探討 利用各方面之文獻先進行導致透水磚損毀之來源,再針對原因再找相關施工方式損毀原因之補強。 (二)案例之分析 以案例針對施工程序上分析強度之影響 參.研究過程與成果 3-1研究流程 針對加強透水磚之耐久性及強度,利用文獻探討來進行分析,來加強材料強度之變化。 而對於加強材料方式補強後,其施工程序以案例來進行分析,來使其達到真正加強材料之效果。 結論分析(針對缺點之補強)施工程度之強弱研究方式(文獻)減弱強度之因素研究計畫(目的) 結論 分析 (針對缺點之補強) 施工程度之強弱 研究方式(文獻) 減弱強度之因素 研究計畫(目的) 3-2.相關文獻回顧 以透水鋪面施工方式大致為二種 (一)排水鋪面 a.排水式鋪面(硬底) 此做法多用於土質不透水之區域,藉由排水方式至透水槽中進行透水。 (二)透水鋪面 a.半保水式鋪面(軟底透水底層) 此作法多用於土質屬較不易大量透水時,水量少時可進行透水既可,大量排水時須藉由部分排水部分透水之方式。 b.全保水式鋪面(面層至底層屬相同材質整體施工) 此作法多用於水利係數較大之土質,直接進行 形成 透水及排水鋪面形成元素為方式由面層、底層、基層、透水層所組成。 3-3產生降低強度及降低抗壓性因子 a影響鋪面材料耐久性因子 1.鋪面材料吸水率 2.鋪面材料耐磨性能 3.鋪面材料之氯離子含量 b影響鋪面材料強度因子 1.鋪面材料之強度 2..孔隙率之大小及密度 c影響滲透及保水之因子 1. 降水特徵:當雨量強度低於入滲率時,所有降水全部入滲,地面 將無逕流,該時之降雨強度即為入滲率。當雨量超過 滲透率時,地表有逕流,惟此時雨量強度與入滲率之 關係不十分顯著。雨量強度甚大時,降雨驟急,打擊 表土,所攜能量常將地表細粒土壤或植物種子播送空 中,隨之再落下流入土壤孔隙中,充塞其間,減低滲 透率。 2. 土壤種類:土壤種類不同,其顆粒大小自不相同,其間孔隙亦隨 之而異。土粒大者,空隙率反而較小,但孔隙大者, 其滲透量自然較快,反之則否。 3. 土壤含水量:土壤含水量隨土壤種類不同而異,同一土壤因時間 不同其含水量亦異。一般言之,含水量與入滲量互 為消長,尤以降雨初期時為然。土壤含水量影響滲 透量依下三方式:(1)當降雨開始時,如臨前土壤條 件(Antecedent soil codition)為乾燥時,由於向下毛細 管力與地心吸力影響會發生甚大之滲透量。(2)土壤 含水量增加時,土壤孔隙水分增加,減低滲透量。 土壤水分增加時,另土壤原有之膠體膨脹,間接減 少滲透量。 4. 土壤化學作用:土壤中如含有大量溶解度高之物質會形成孔隙, 增加滲透。然有時某類土壤經長期雨水侵蝕,使 原有粒狀碎成粉末,阻礙孔隙,減少滲透。 5. 土壤內膠質物:土壤多少含有極細顆粒之膠質物,水浸入膠質物 中,發生體積膨脹作用,所有孔隙將會被填滿, 水分子不易流動,滲透量即減少。 6. 生物作用:此作用所引起滲透量之變化,乃微生物於潮濕之環境 下滋生為主,此類微生物可能將土壤孔隙阻塞減少滲 透。植 物繁生之處,生成代謝,土壤中孔隙密集, 滲透率極為強大。 7. 土形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