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蝶 恋 花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晏殊一次外出时偶遇一名女子,当时被他惊为天人。那女子对他回眸一笑,令晏殊心动。但从此一见,对方却是一去无回,也未曾留下地址,晏殊彻夜无眠,遗憾不已,便写这首词表达内心的思念。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1.晏殊(991—1055),字同叔, 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景德二年(1005)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仁宗时,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等名臣和词人张先皆出其门下。卒谥元献,世称晏元献。他一生富贵优游,所作多吟舞榭歌台、花前月下,而笔调闲婉,理致深蕴,音律谐适,词语雅丽,为当时词坛耆宿,有“富贵词人”“宰相词人”之称。他吸收了花间词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的词风,开创了北宋婉约词风,被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作品集有《珠玉词》。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2.婉约词是指自花间词以下,以柳永、李清照、周邦彦等词人为代表的词派,他们的词一般崇尚含蓄婉转,充分发挥了词“专主情致”的特点。婉约词在取材方面,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绪,在表现方法上多用含蓄蕴藉的方法将情绪予以表达,其风格是绮丽的。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3.辨活用 动词的使动用法 昨夜西风凋碧树(凋,使……凋谢) 4.积名句 (1)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2)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每课一法 【目标一】 分析诗歌意象,体会作品情感 1.前人往往视明月为聊寄相思情怀的多情之物,为什么作者却怪“明月不谙离别苦”? 提示明月本无知,不解离别苦,原本很自然,似乎不应恨,女主人却怨其照无眠,不解人意。这正是因离恨煎熬,彻夜无眠而移情于月的表现。 2.词中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请简要分析。 提示主人公因离别之苦而一夜未眠,次日所见庭院之景更感孤独凄清;登高望远不见所思,满腹离愁更无处可寄。刻画了一位满腹离愁、孤独(怅惘)的女主人公形象。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每课一法 【目标二】 品味作品语言,赏析艺术手法 1.“槛菊愁烟兰泣露”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提示拟人。“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出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 2.“昨夜西风凋碧树”中的“凋”字如何理解? 提示“凋”字正传达出这一自然界的变化给予主人公的强烈感受。故“凋”字既写出了景,又道出了情。 3.最后两句“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与上句有何联系? 提示有一定因果关系。由于高楼骋望,不见所思,因而想到音书寄远,又由于路在天涯不知处,故主人公音书难抵。多么让人失望、惆怅、悲叹。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每课一法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有人说,此句气象阔大,境界高远,你是怎么认识的? 提示题目看似有一定开放性,但此类题目一般需要对题干中所提到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分析该句的“气象阔大,境界高远”这一特点。 参考答案此句之前抒写的只是忧伤低回之音,这里却出人意料地展现出一片无限寥廓的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里固然有凭高望远的苍茫之感,也有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但这空阔、毫无障碍的境界却又给主人公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使其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所以,这几句尽管包含望而不见的伤离情绪,但感情是悲壮的,没有纤柔颓靡的气息;语言也洗尽铅华,纯用白描。气象阔大,境界高远,成为全词的点睛之笔。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每课一法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每课一法 如何确定以乐景衬哀情 乐景衬哀情是运用反衬手法,景与情形成强烈反差,更加突出情之悲。本词巧妙地将景物和主人公的情感结合起来,做到了融情入景,情景交融,其中“燕子双飞”“明月”“斜光穿朱户”显得很有情趣,但主人公却因这些景物而烦恼,因为燕子双飞,自己却只能单宿单飞,明月不理解主人公的心绪,显得极不识趣。这里显然用的是乐景反衬哀情的手法。 以乐景写哀情在诗歌鉴赏中属于表达技巧类,这种表达技巧在诗歌鉴赏中经常应用,对抒发作者感情起到很好的作用。那么在具体操作中应怎样确定哀情乐景呢?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每课一法 首先要读懂诗歌内容,领会诗人的感情倾向。在这一过程中遵循“四看”原则,即看题目、看作者、看正文、看注释,这样容易把握诗人的感情倾向是忧愁,是欢乐,是悲愤,还是激昂。题目往往是诗歌的题眼,通过题目能让读者明白诗歌所包含的时间、地点、写作对象、内容等,进而把握诗人的感情倾向;作者往往能够提供语言特点、写作风格;正文是最重要的,诗人的思想感情往往从中充分地表现出来;有些诗歌后面有小注,它往往提供诗歌的背景,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五年级下册语文29.体育颂 课后作业(B组) .ppt
- 信息技术五上第三单元《信息共享与病毒防治》.ppt
- 英语九年级上册Module 1 话题写作实境运用.ppt
- 人教版初中数学2011课标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 §21.1一元二次方程.pptx
- 2018年秋八年级物理(武汉地区)上册作业第六章.小专题十四 密度的综合计算.pptx
- 外研必修三 MODULE2 词汇.pptx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四章24.1.2 垂直于弦的直径.pptx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14.1.3 积的乘方.pptx
- 数学八年级下册 5.4.3分式方程.pptx
- 一年级下册语文18 小猴子下山.pptx
- 2018年秋英语八年级上册习题Unit 3 第1课时 Section A(1a~2d).ppt
- 2018秋九年级语文上册1.沁园春·雪.ppt
- 2018秋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1 第五课时 Section B (3a—3b).ppt
-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西周、春秋战国社会生活史(第一章第二章).ppt
-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ppt
- 丰富的矿产资源课件.ppt
- 六年级上册语文天净沙秋.ppt
- 六年级下册英语M4U1 I’m making Daming’s birthday card.ppt
- 三年级下册英语Unit 3 At the zoo part B.ppt
- 三年级下册语文26.美丽的小兴安岭 课后作业(A组).ppt
最近下载
- 2024天津市津南区事业单位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2025秋期版]国开电大专科《人力资源管理》一平台形考任务一至四在线形考试题及答案 (2).pdf
- 2025年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英语 四上Unit 2 My friends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pdf VIP
-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申报材料.doc VIP
- 2025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工作人员招聘(2025年第二批)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卷(含答案详解).docx
- 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案例及分析.docx VIP
- 2025天津市津南区法院系统招聘考试真题.docx VIP
- 2025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工作人员招聘(2025年第二批)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如何科学编制“十五五”发展规划.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