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刈麦》教学设.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观刈麦》教学设计 绥宁县瓦屋学校 杨华波 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流畅生动地朗读课文。? 2.整体理解诗歌思想含义,感知诗歌中的艺术形象 3.写作训练,片断练习。?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抓关键词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痛苦,并探究造成这种现象的社会根源。感悟作者对农民的深切同情,掌握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的写作手法。增强社会责任感,珍惜幸福生活。 教学方法 1.多媒体演示法 以播放动画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带动学生的情绪在演示的动画情节中感知诗韵,理解课文。 2.朗读点拨法 读说结合,读出诗韵、分层次说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赏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 1、新课导入。 梁衡的《夏》一文中引用了诗句“田家少闲日,五月人倍忙”,这句诗出自何处?白居易,中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经常描写老百姓生活,关心百姓疾苦。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观刈麦》(板书)“刈”是“割”的意思。白居易看割麦子都看到了什么呢?又想到了什么呢?? 2、作者介绍。 点击课件“知诗人”按钮进入作者介绍页面。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世称白香山。唐代诗人。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领导人之一。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的口号,主张诗歌必须为政治服务。强调内容与形式统一,形式为内容服务,建立了现实主义的诗歌理论。与“元稹”齐名,世称“元白”。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是他成就的一个方面。讽喻诗反映了中唐社会广泛的矛盾和突出的弊政,实践了他自己的理论主张。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写讽喻诗的目的:呕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3、解题。 这是作者早期的一首著名讽喻诗。诗歌描写了农民冒着暑热辛勤割麦的情景,并借妇人的诉说,反映了当时租税剥削的惨重和农民生活的困苦。并对自己的“不事农桑”而“吏禄三百石”深感惭愧,表达了他对农民的同情。? 二、诗欣赏。? 1、点击课件“诗欣赏”按钮,欣赏课文内容的动画演示。? 2、请一名学生说说看过动画后的感受。 三、读诗句。 1、点名朗读课文《观刈麦》。 请二至三名学生读课文。其他学生注意正音。注意句读 。注意一下字词的读音: 刈? 荷? 箪  童稚  携 ?饷? 灼? 秉穗  禄? 石? 晏 ? 邽? 2、学生齐读、概括内容。 整理归纳:农忙季节-------送水送粮-------南冈刈麦--------贫妇诉苦---------惭愧不已 四、明诗意。 1、大家借助工具书和课文下注释翻译课文,如有疑难问题,同桌之间讨论解决,或与老师交流。让学生上台操作课件,点击“明诗意”按钮共同学习。 2、教师检查学生翻译情况。 请学生举手回答,教师适当指导纠正。 (1)刈(yì):割。(本诗为古体诗)   (2)陇 :同“垄”,田埂,这里泛指麦地。   (3)覆陇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   (4)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   荷(hè)箪(dān)食(shí):担着圆形竹器盛的食物。荷:肩挑。箪食:竹篮盛的食物。   童稚携壶浆: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浆水。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品,有时也可以指米酒。   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丁壮:年轻力壮的男子。   南冈:地名。   (5)足蒸暑土气: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   背灼炎天光: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6)惜:珍惜.舍不得浪费。   (7)秉(bǐng)遗穗:握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秉,用手握着。   敝:破。   (8)相顾言:指互相诉说。顾:视,看。   (9)输税:缴纳租税。   (10)曾(zēng)不:从未。 事:从事。农桑:农耕和蚕桑。   (11)吏禄三百石(dàn):当时白居易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石: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古时候念dàn,现在念shí)   (12)岁晏(yàn):岁末。晏,尽。 五、悟诗情。 1、诗文欣赏。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用水壶装着的浆水,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到无法生存,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全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她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样做十分累,收获却很少。 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③ 2、写法鉴赏 ①、叙述与抒情的文美结合。 在《观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5323523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