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扬沙的形成及树木的重要性
自从入春以来,从天气预报可以看出已经有几次扬沙天气出现在我国的北方。生长在南方的同学可能很难体会到扬沙天气的可恶,走在大街上,土黄色的天空,土黄色的大地,看不清前方的路,所有的人都蒙着头、盖着脸,但灰尘仍然把你“装饰”的蓬头垢面。沙尘钻进鼻孔,躲开鼻毛,直往里走,想咳嗽,有咳不出来,你觉得嗓子眼冒烟了,嘴里全是灰尘沙子的味道。空旷的路面上,踉踉跄跄行驶的人们,艰难地拖着双腿,蹒跚而行,恨不得一下子就倒在马路上。往日风驰电掣般的汽车和摩托车也如同喝醉了酒一般,东扭西歪地向前爬着,常常会一不小心摔得狼狈不堪。路旁的大树被风刮得呜呜作响,东摇西摆。第二天起来,整个城市就变了一个模样,仿佛苍老了许多:小树被狂风压得伏扫地面,直不起腰来,悬挂着的广告牌被撕裂得咔咔晃响,随时都有掉下来的危险,刚刚出土的嫩苗、小草,一夜之间被这突如其来的风沙掩埋。扬沙远不止让城市花容失色,它还严重造成人们视觉、触觉上的危害。有资料显示,浮扬的尘土以及其中的病菌,使人患眼病、呼吸道疾病的机会大大提高,由34%升至57.3%。老人和孩子是最大的受害者,因为,他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低。另外,将大量的尘土吸入肺中后,会严重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很不利于身体健康。而且持续的环境状况恶化,会导致疾病缠身、弱不禁风的人群,成为“环境难民”。 杨沙天气由造成空气的能见度大幅度下降,给人们的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大量引发交通事故,更有甚者加剧土地沙化,使沙丘迅速转移,淹没其所经农田、村庄、草场,出现“沙逼人退”的情景,这些我们耳闻目睹的事,难道还没让我们为之所动吗? 是什么原因导致产生扬沙天气呢?其中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我国地处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而且四周环山,受海陆因素,太阳辐射,地形的因素的影响,形成我国大部分地区呈季风气候。一到春,夏两季,就会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及其容易形成扬沙天气。北部地区冬春之季必然有数场季节性大风;多属干旱性、半干旱性气候,降雨量偏少,全球气温上升,地表的水分蒸发增大,致使表层土质疏松干燥,极易被大风扬起。由于过度放牧、垦荒、乱砍滥伐,造成森林面积锐减,使得大面积地表裸露,一旦大风天气形成,风沙就会毫无阻挡地长驱直下,因而扬沙、沙尘、沙土暴、浮尘、泥雨天气便不断地光顾,造成水土大量流失、土层变薄、肥力下降、生产能力降低,河水含沙量增加,洪涝增多,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涝灾害就是一个真实的例子。 江泽民主席曾经说过:“环境问题,关系到地球上每个国家人民的前途和命运,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环境保护。”中国人民不会坐以待毙,风沙肆虐之时,也正是我国人民决心根治之际。党中央已决定,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采取“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等综合性治理措施,在干旱沙漠地区,加强草场保护,严禁超载放牧。并制定了十五期间我国的环境目标。总之要想减少风沙灾害,还大自然一片蓝天,只有加强植被保护,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有些农民对国家的退耕还林(草)政策不理解,认为放着良田沃土不搞农业种植,栽什么树、种什么草,能抵饥吗?瞎胡闹。其实,如果没有树木的话,庄稼也不会有好收成。三北防护林就是一个好例子:在没有建造的地方,一次沙尘暴把94.1%亩的庄稼全部埋在沙子之下;而建造了防护林的地方,受损的庄稼只有13%。树木对人类是百益而无一害的,每天每公顷阔叶林可以吸收1000千克的二氧化碳,放出730千克的氧气。每天每公顷松林可以滞留粉尘34吨。夏季每天每公顷森林,可以从地下汲取70~100吨水,化为水蒸气。这些数据告诉我们森林有调节大气层分,净化空气,含蓄水源,增加空气湿度,防风护田,保持水土等作用。所以人们把森林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而且人必须依靠植物提供氧气,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约2万多次,吸入氧气0.75千克,呼出二氧化碳0.9千克。动物与植物的呼吸,物质的燃烧,也都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这样一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在天天增加,如果没有树木的话,地球上的氧气只要500年左右的时间既可以用完。 既然树木如此重要,我们应怎样保护呢?
不乱砍乱伐,合理利用森林资源。
用遥感技术监控防治病虫害和火灾。
③ 植树造林,扩大森林面积。让我们一起实行动,为保护自己家园而奋斗。
(按住Ctrl键点击该链接即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练习1_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4).ppt
- 练习1_去括号与添括号 (2).ppt
- 练习1_平面内点的坐标.ppt
- 练习1_在重复试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 (3).ppt
- 练习1_应用举例.ppt
- 练习1_正数和负数-1 (3).ppt
- 练习1_正数和负数 (3).ppt
- 练习1_正数和负数 (2).ppt
- 练习1_正数和负数-1-2 (2).ppt
- 练习1_正数和负数-1-2-3 (3).ppt
- 【素材】Unit 2 Section A 文档It’s time for mooncakes(人教).doc
- 【素材】Unit 2 Lesson10 文本 课外拓展:西方乐器简介(冀教).doc
- 【素材】Unit 3 Lesson 9 文本 西方人餐桌礼仪(北师大).docx
- 【素材】Unit 3 Lesson 17 文本 初中英语学习方法(冀教).doc
- 【素材】Unit 3 Lesson 18 文本 必考知识点汇编(冀教).doc
- 【素材】Unit 3 Lesson 14 文本 Will robots do housework?(冀教).docx
- 【素材】Unit 3 Lesson 18 文本 频度副词(冀教)-1.doc
- 【素材】Unit 4 Lesson 10 文本 四季和月份(北师大) (2).doc
- 【素材】Unit 3 Lesson 18 文本 知识点归纳(冀教).doc
- 【素材】Unit 4 Lesson 21 文本How Does the Computer Change Our Life(冀教).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