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宗仁故居-中国晚婚晚育年龄
晚年,宋美龄心系“一个中国” l975年4月5日,蒋介石带着一个遗憾走了,他在遗嘱中说:“日后光复大陆,中正生于斯长于斯,要将遗体移返南京,葬于中山先生之侧。”他把梦想留给国民党,也留给了自己的夫人和儿子。
“一国两制统一中国”和“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在蒋经国主政台湾的日子里,作为蒋家的“精神象征”和家长,宋美龄曾经有过多次开启新的国共合作大门的历史契机。她本来有可能为和平统一祖国做出别人难以企及的贡献,但是由于一直对国民党兵败大陆心存怨恨,由于顽固的反共立场,宋美龄与这些机会失之交臂。这一时期宋美龄的一个中国立场,是通过顽固坚持“三民主义统一中国”表达出来的。
在这段时间里,由于蒋经国宣布对大陆的“三不”政策,捆住了自己的手脚,在涉及两岸关系的许多重大问题上,只好借助于长期居住美国的宋美龄的力量。这时蒋经国对宋美龄,是“以母侍之”,视之如“良师”。
自1975年9月19日至1986年10月15日,宋美龄与蒋经国二人之间来往电报共763件之多。宋美龄对蒋经国的“外交”仍然保持了非常大的发言权。
中美建交时,台美之间的谈判令宋美龄十分不悦。宋美龄对中美关系的变化早有预见,曾多次提醒蒋经国注意。因此当1978年12月16日美国宣布要与中国建交时,宋美龄并不诧异,只是要蒋经国在“坚持国家立场、保持国家权益与国格”的前提下,“不浮不燥,不负气,得体行事”,沉着应付。其后双方进行谈判,台湾代表迫于情势,不得不同意互设非官方性质的机构。宋美龄得知消息颇为不悦。她致电责备蒋经国,要他召谈判代表“返国述职”,并“公开引咎向政府提出辞呈,以谢国人”。蒋经国知道问题并不出在代表身上,一再解释,仍然无法获得宋美龄的谅解。最后宋美龄以严厉的语气告诉蒋经国:“余向来对铢细末事,均可采取或容纳中外及各方意欲,惟对中华民国之存亡大关键,无可圆融,志不可夺。”“若同志中仍不能挺身站起来,消泯懦怯,则何以对总理及父亲耶!余亦夫复何言。”此电发出后,宋美龄掷笔足足有五个月不再致电。蒋经国只好苦苦哀求:“唯望再赐指针,使益知惕励,并有所遵循”,“以儿愚钝,当此忧危实诚惶诚恐,时虞陨越,惟愿大人耳提面命。”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中国共产党开展第三次国共合作、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政策主张。1980年,陈香梅女士与美国总统一同访华,她为宋庆龄给宋美龄捎去一信,当时宋庆龄病重,由廖承志代笔,她签了名。信的主要内容是自己重病在身,希望宋美龄能回大陆,在有生之年姐妹相见,如果不成也希望把在宋美龄处保存的孙中山的遗物还给她。陈香梅等了许久,宋美龄传来了一句话说,信收到了。
1981年年初,在宋庆龄病危之时,大陆方面为了给她们姐妹相见创造条件,曾邀请客居美国的宋美龄回国,但为宋美龄峻拒。终于,姐妹俩未能见上最后一面。
1981年5月,宋庆龄治丧委员会向在台湾和海外的宋庆龄亲属和友好发出邀请,请他们前来参加丧礼。亲属中包括蒋介石夫人宋美龄、孙科夫人、宋子良夫人、宋子安夫人、蒋经国、蒋纬国以及宋蔼龄和孔祥熙的子女们等。治丧委员会还通知,台湾中华航空公司的专机可在北京及上海降落,一切费用由该会负担。而宋美龄认为,“骨肉虽亲,大道为重”,为了自己的顽固立场和蒋经国“三不”政策,没有作出回应。
1982年7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在《人民日报》发表致蒋经国的一封信,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对祖国统一大业晓以利害,敦促蒋经国和国民党“依时顺势,负起历史责任,毅然和谈,达成国家统一”。公开信在海内外引起炎黄子孙们极大的反响。
台湾官方没有作出任何反应,而远居异国他乡的宋美龄以半官方的姿态,于同年8月17日,发表了致廖承志函,作为对廖承志致函蒋经国的复信。回信中,宋美龄回避了廖承志反复强调的祖国统一主题,用大量的篇幅攻击共产党。但通篇看来,宋美龄没有反对国家统一,而只是顽固坚持由国民党来统一中国,这当然显得非常不合时宜,也反映出宋美龄心存旧怨,无法超越自身的局限。
1984年1月,在北京召开国民党“一大”60周年学术讨论会暨孙中山研究学会成立大会。会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邓颖超在讲话中建议:“只要大家都以祖国统一作为共同的前提,以诚相见,多商量,多交换意见,问题总是不难得到合情合理的妥善解决的。”她强调祖国统一是“历史的主流,分裂只是短暂的插曲”。她向台湾当局忠告:“孤悬海外,受制于人,这种局面终究是很难长期维持下去的。是非利害,何等分明。孰去孰从,不难立决。”
宋美龄看到邓颖超的讲话后,于同年2月16日回函邓颖超,对邓讲话中谈到的祖国统一问题,这次宋美龄没有回避,而是明确拒绝。她认为,大陆是因为无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江苏开放大学公文写作与处理050008过程性考核作业三.docx VIP
- 运维规范试题.docx VIP
- 《先进纺织技术》课件.ppt VIP
- 2025秋数学人教二年级(上) 身体上的尺子:第1课时 身体上的长度.pptx VIP
- 保定动力19秋网络运维班知识测试_A.docx VIP
- 高速铁路概论单元四第节高速铁路通信课件.pptx VIP
- HFC网络(光机及以下)调试运维培训试题.docx VIP
- 化学-海南省天一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学业水平诊断(二)带答案.docx VIP
- 高考数学培优---椭圆、双曲线的焦点弦被焦点分成定比.docx VIP
- 福建省电子技术基础应试指南测试卷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