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 第八单元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pptxVIP

人教版必修三 第八单元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ppt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拓展阅读:近代以来欧洲文学发展历程。 (1)14-16世纪:人文主义文学 (2) 17 世纪:古典主义文学 (莫里哀) (3) 18 世纪:启蒙文学是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4) 19 世纪: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 (5) 20 世纪: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材料2:19世纪欧洲的主要国家相继出现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等文学思潮和流派,为近代欧洲文学带来了繁荣景象,标志着欧洲文学的成熟。 在众多文学思潮与流派中,影响最大的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普遍流行的一种文艺思潮。它强调理想,追求自由。其强烈的主体性是和法国大革命的精神相吻合的,在文学创作风格上是对法国古典主义的反抗。 ;八、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一)文学的繁荣 1.浪漫主义文学 (1)兴起背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19世纪30年代发展到顶峰) ①革命和战争频繁,社会动荡,社会各阶层产生不满情绪; ②人们发现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像启蒙思想家所描绘的那样美妙,对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普遍感到失望(启蒙思想家描绘的理想王国和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并没有实现),出现思想危机; ③面对动荡的社会现实和启蒙理想的破灭,文学家们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浪漫主义潮流应运而生。 ;(2)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①内容上,歌颂政治民主自由、反对封建制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②创作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特征,常用夸张、对比的手法。 (3)浪漫主义代表 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大仲马:《基督山恩仇记》、《三个火枪手》 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西风颂》 拜伦:《唐璜》 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故事》 (4)作用: 利于扫荡封建势力,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材料1: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雨果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举世闻名的法国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散文家、政论家和文艺理论家。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与《九三年》。1831年雨果发表小说《巴黎圣母院》,揭露中世纪教会的黑暗和罪恶,同时宣扬仁慈与爱情创造奇迹的人道主义思想。描写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而面丑心善的敲钟人卡西莫多舍身相救的故事。它以离奇、紧张的故事情节,鲜明夸张的人物、绚烂多彩的场面和浓郁的抒情气氛而成为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作。;英国·雪莱《西风颂》节选: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 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2.现实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 (1)背景:19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发展),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尖锐。文学作品中人们把对现实的不满转化为深层揭露和批评。 (2)特点: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批判现实主义)。 (3)影响: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 (4)代表: 法国: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司汤达《红与黑》莫泊桑《项链》(短篇) 英国: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俄国: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屠格涅夫:《猎人笔记》 北欧:安徒生、易卜生 美国:马克·吐温、瓦尔特·惠特曼;材料3:巴尔扎克(1799-1850)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其中代表作为《欧也妮 ·葛朗台》、《高老头》。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巴尔扎克起初将他的庞大作品框架命名为《社会研究》,后因受但丁《神曲》(原名直译为《神圣喜剧》)的影响改为《人间喜剧》,下设“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三个部分。巴尔扎克想把人世间的一切纷争角逐、悲欢离合喻为人生大舞台上的一个个场景,一幕幕悲喜剧。 ;材料3: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最伟大的代表,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主要创作活动是从1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hue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