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第3章章 小结小结
第第 章章 小结小结
一、直流电流的放大系数
二、Ts 的反向特性
三、基区电阻
四、BJT 的特性曲线
五、Ebers-Moll模型
六、频率特性参数
七、I-V方程
一、一、直流电流放大系数直流电流放大系数
一一、、直流电流放大系数直流电流放大系数
1. Tr对电讯号的放大作用对电讯号的放大作用 (为什么能放大(为什么能放大?放大的特点?放大的特点?))
对电讯号的放大作用对电讯号的放大作用 ((为什么能放大为什么能放大??放大的特点放大的特点 ))
要Tr能够放大,关键是要Tr 的输出电流I 随输入电流I 而
c b
变。如果集电极电流是由发射极来的,那么集电极电流当然
会随发射极电流而变化。
分三个过程讨论:
(1)发射区向基区发射电子
Dpp no
Ine Ine 1 Ipe Lp DLpp n no LpτnNp
γ = = = = Dnn po = ≈ τ
Ie Ine +Ipe 1+Ipe / Ine Ine DLnn p po Ln pNn
Ln
2 2
pN =n ,n N =n
( ; N 和N 分别为发射区和基区的掺杂浓度)
n0 n i p0 p i n p
若使Nn ≫Np,则可使Ipe ≪Ine,所以Ine ≈ Ie 。
一、一、直流电流放大系数直流电流放大系数
一一、、直流电流放大系数直流电流放大系数
(2 )电子在基区的输运过程:电子注入基区后,形成一浓
度梯度,向远离发射结的纵深扩散。如果Wb ≫ Ln,那么电
子还没有扩散到集电结就差不多复合完了,就不能影响集
电极电流。所以需要Wb ≪ Ln,这样注入基区的电子只有
一小部分在基区复合,大部分传输到集电结。
(3 )电子被集电结收集的过程:集电结反偏,有很强的反
偏电场。当注入基区的电子到达集电结边缘时,就受到强
电场的吸引,漂移过势垒区,成为Ic 的大部分。
一、一、直流电流放大系数直流电流放大系数
一一、、直流电流放大系数直流电流放大系数
Tr放大的特点放大的特点::
放大的特点放大的特点:: Ic
①电流放大,可通过实际测量 β = ≫1
Ib
②阻抗转换:
●因为Tr 的输入端是一正偏的发射结,所以r输入小;输出端
是反偏的集电结 (且一般反偏压较大), 大。
r输出
●在匹配情况下,允许选用较大阻值的负载RL
, , V出 RL ,(电压放大)
V入=r入 ⋅△Ib V出=RL ⋅IC k = = ⋅β
0
V入 r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