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b)、慢性中毒 如果人暴露在低硫化氢浓度的环境中(50-200ppm),硫化氢将对人体产生慢性中毒,人吸入70~150 mg/m3/1~2小时,出现呼吸道及眼刺激症状,吸2~5分钟后嗅觉疲劳,不再闻到臭气。吸入300 mg/m3/1小时,6~8分钟出现眼急性刺激症状,稍长时间接触引起肺水肿。 当人员受硫化氢伤害时,没有办法预测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中毒者有可能突然倒下,在倒地之前,由于强烈的肌肉痉挛,使中毒者变得非常僵硬。因此,有些中毒者在倒下时受伤,使中毒者可能难于治疗,并可能会长时间需要某种人工呼吸器来协助和恢复呼吸。 硫化氢中毒症状 硫化氢中毒症状 急救处理1.现场抢救极为重要,因空气中含极高硫化氢浓度时常在现场引起多人电击样死亡,如能及时抢救可降低死亡率,减少转院人数减轻病情。迅速将中毒者抬离现场,放在空气新鲜和通风的地方,松开衣服同时做好保暖,然后尽快让其接受治疗,有条件时立即给予吸氧。现场抢救人员应有自救互救知识,以防抢救者进入现场后自身中毒。 硫化氢的危害 硫化氢是一种神经毒剂。亦为窒息性和刺激性气体。其毒作用的主要靶器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亦可伴有心脏等多器官损害,对毒作用最敏感的组织是脑和粘膜接触部位。 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 硫化氢的毒性,几乎与氰化氢同样剧毒,较一氧化碳的毒性大五至六倍。 硫化氢进入人体,将与血液中的溶解氧产生化学反应。 而浓度高时,将夺去血液中的氧,使人体器管缺氧而中毒,甚至死亡。 硫化氢对金属材料的腐蚀 硫化氢溶于水形成弱酸,对金属的腐蚀形式有电化学失重腐蚀、氢脆和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以后两者为主,一般称为氢脆破坏。 电化学失重腐蚀 氢 脆 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 硫化氢的腐蚀形式 硫化氢对金属材料的腐蚀 硫化氢的警示标志应该是字体颜色和底色有明显区别,以便能够提示人员注意。通常 选用的颜色是黄、黑两色。见下图所示。 硫化氢防护 2003年12月23日22时04分,由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承钻的位于开县境内的罗家16H井,在起钻过程中发生天然气井喷失控,从井内喷出的大量含有高浓度硫化氢的天然气四处弥漫、扩散,导致243人因硫化氢中毒死亡、2142人因硫化氢中毒住院治疗、65000人被紧急疏散安置、直接经济损失已达6432.31万元的严重后果。 谈及硫化氢和硫化氢的危害,人们自然十分惊恐。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硫化氢,也有硫化氢的危险和危害,被人们称之为“神秘的杀手”。近年来,在我们周围就发生过不少硫化氢事故的惨痛教训:有的从业人员进入污水处理池或窨井时,没有佩戴或者正确佩戴过滤防毒面具,结果无声无息地被硫化氢气体所“陷害”;有的生产经营单位在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存在疏漏,废液在半路“分流”,其反应产生的硫化氢气体致使现场从业人员中毒或死亡; 例题分析: 1.(00年全国)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排放SO2有关的是 A、酸雨 B、光化学烟雾 C、臭氧空洞 D、温室效应 2.区别SO2和CO2选用的试液是 A、澄清的石灰水 B、品红溶液 C、氢氧化钡溶液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3.氯气和二氧化硫皆可做漂白剂,若用两者 (1:1) 一起漂 白一种物质时,漂白效果会 A. 增强 B. 不变 C. 减弱 D. 难确定 4.盛有氯化钡稀溶液甲乙两试管分别通入SO2至饱和,若向甲 试管中加入足量硝酸,乙试管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两试管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B 甲、乙两试管都没有白色沉淀生成 C 甲试管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试管有 D甲试管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试管没有 5.下列物质均有漂白作用,其漂白原理相同的是 ①过氧化钠 ②次氯酸 ③二氧化硫 ④活性炭 ⑤臭氧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 6.已知硫化氢和二氧化硫气体可发生如下反应: 2H2S+SO2==3S↓+2H2O。向20L真空容器中通入amolH2S和 bmolSO2(a,b都是正整数,且a≤5,b≤5),反应完全后, 容器内气体可能达到的最大密度约是 A. 24.5g/L B. 14.4 g/L C. 8 g/L D. 5.1g/L 7.酸雨主要是燃烧含硫燃料时释放出SO2所造成的。现取一份 雨水样品,每隔一定的时间测定其pH值,测定结果见附表: 附表:雨水样品pH值随时间的变化值 测试时间(h) 0 1 2 4 8 雨水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自主设置目录内二级学科备案表(样表)(模板).doc VIP
- 陕西省泾河东庄水利枢纽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弃渣场补充).docx VIP
- DB32T-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术规范 第1部分:监测预警.pdf
- 高压比离心压气机高性关键技术研究.pdf
- 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专家评议意见表(样表)(模板).doc VIP
- 气动四自由度机械手结构设计正文.doc
- 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VIP
- 土石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pdf VIP
- 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奖励制度(最新)全套 .pdf VIP
- (高清版)DB3304∕T 100-2023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数字化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