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_口腔科病人护理概述.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9章 口腔科病人护理概述 第1节 口腔科护理的角色 现状:人们对口腔科保健服务的平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口腔科护士在口腔科服务中的作用和角色 : 是医师的好帮手 是患者的好朋友 是扩展业务的好助手 第2节 口腔科病人的护理评估及常用护理诊断 一、护理评估 (一)口腔科病人常见症状 1. 牙痛: 特点有:自发痛、激发痛、咬合痛等 程度有:剧痛、隐痛、延缓痛 常见病因有: 牙体牙髓病及根尖周疾病 牙周组织疾病 邻近组织疾病的影响 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影响 2. 牙龈出血 病因分为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 全身因素 :凝血功能障碍 ,高血压等 局部因素:牙龈炎和牙周炎、坏死性龈炎、 不良修复体刺激 3. 牙齿松动 常见为牙周炎、根尖周炎致牙齿松动,也见于颌骨内囊肿及肿瘤所波及的牙位 4. 口臭 局部因素:口腔卫生差,牙龈炎、牙周炎 ,龋齿等 全身因素:消化系统疾病、肝炎 等 味觉异常:患者自觉有口腔异味,但他觉无异味 5. 张口受限 感染 ,组织损伤,肿瘤等 (二)口腔科检查 口腔检查主要考虑局部情况 ,还要考虑与口腔疾病有关的全身情况 1.环境:注意椅位、光源、防止交叉感染等 2.器械 :最基本的器械是口镜、探针和镊子(多用一次性检查盘) 3. 椅位 检查上颌牙时,要将椅背后仰,灯光直射至牙面 检查下颌牙时,要使下颌平面与地面大致平行,椅被与座位平面大体垂直,但略向后仰 4. 常用检查方法 (1)一般检查法:先对大体作一般性观察 ①问诊: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和药敏史 ②视诊:首先检查不适部位 ,其次检查颌面部、下颌运动、颌骨、牙齿及牙弓、口腔黏膜、修复体等。 ③探诊: 用探针确定病变部位、范围、疼痛反应等 ④叩诊:从两侧正常牙位开始叩诊,逐渐至可疑患牙 ⑤触诊:了解病变的硬度、范围、形状、活动度、有无触痛、波动感等 ⑥冷热诊:冷诊法可直接用冷水或无水乙醇;热诊法一般用热牙胶测试 ,确定牙髓反应 ⑦X线检查: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 (2)口腔前庭的检查 检查部位包括:口唇、颊、牙龈黏膜、唇颊沟、系带、腮腺及其导管口 注意观察:色、形、质、活动度的改变;有无糜烂、瘘管、溢脓等 (3)固有口腔的检查 重点观察硬腭、软腭、舌、口底、口咽部黏膜的颜色有无改变,有无裂缝、瘢痕、溃疡、水肿、肿胀等 (4)牙齿的检查 先检查主诉部位,对主诉牙进行视、探、扣诊,并检查牙周情况和松动度等 (5)颌面部检查 进行视、触、探诊,观察表情和意识、颜面部外形轮廓、皮肤色泽等改变,并了解病变范围、大小、形态、浸润深度、硬度、温度、动度、有无触痛,波动感等 (6)颞下颌关节的检查 视诊:认真观察,对比面部两侧发育状况、 协调性、对称性、颏部中点是否正中位 触诊:检查髁突的活动度,有无弹响及摩擦音,有无压痛等 (7)牙合关系检查 检查咬合关系是否协调,正中接触是否平衡 (8)开口度检查 轻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距离约2~3cm 中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距离约1~2cm 重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距离不足1cm 张口过度:开口度超过4.5cm (9)涎腺检查 视诊 :了解形态变化,同时观察导管口有无红肿,分泌物的性质 触诊:了解导管的质地,有无导管结石 探诊:用钝头探针探测涎腺导管或注入造影剂及药物 二、常用护理诊断 (一)营养失调(trophic disorder) (二)有感染的危险(risk of infection) (三)口腔黏膜改变(altered oral mucous membrane) (四)体温过高(hyperthermia) (五)语言沟通障碍(impaired verbal communication) (六)自我形象紊乱(body image disturbance) (七)知识缺乏(knowledge deficit) (八)疼痛(pain) (九)焦虑(anxiety) (十)潜在的并发症(potential complication) 第3节 口腔科诊疗的感染控制与常规工作程序 一、口腔科诊疗的感染控制 许多病原体都可能在口腔医疗中传播 患者和医务人员是感染疾病的高危人群 加强口腔科感染管理是防止患者和医务人员在口腔诊疗过程感染的重要措施 口腔护理工作在感染控制中其关键作用 (一)口腔科常见感染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 :感染率逐年增高 乙肝病毒(HBV):感染基数大 结核分枝杆菌:有复苏趋势 真菌、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 (二)口腔医疗中的感染传播 1. 感染源 (1)患者与病原携带者及医务人员 (2)口腔门诊污染的环境 (3)污染的口腔医疗器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