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興大人文學報
第三十七期,頁 1-46 1
二○○六年九月
明清小曲曲文傳衍之類型及原因析探
張繼光 ∗
摘 要
小曲自明代宣德年間興起後,即廣泛流傳於民間。在長期的流傳中,其曲文不斷在滋生
變化,繁衍出許多來自同一來源,但各有變化的異文。這些異文的產生,到底有那些變化類
型?造成變衍的原因如何?變衍與小曲的流傳興衰又有何關聯?這都是值得探查的課題。本
論文即透過對今日留存小曲文獻的搜檢比較,歸納出其傳衍類型;並分九點查考曲文變衍因
素,同時也探討了變衍與小曲流傳興衰之關聯,冀能由此深入瞭解小曲曲文變衍的軌跡與變
化常則。
關鍵詞:明清、小曲、俗曲、民歌、傳衍
∗ 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1
2 張繼光 興大人文學報第三十七期
一、前言
「小曲」又稱「俗曲」、「小調」、「俚曲」、「時調」……等,是流傳於市
井里巷之民間歌曲1 。此類歌曲雖歷代皆有,但由於未能受到文人重視,一直
隱而未顯。直至明代宣德年間興起後,才造成前所未有的流行熱潮。沈德符
《萬曆野獲編》卷25 「時尚小令」條云:
元人小令,行於燕趙,後浸淫日盛,自宣正至成弘後,中原又行【鎖
南枝】、【傍粧臺】、【山坡羊】之屬。李崆峒先生初自慶陽徙居汴梁﹐
聞之以為可繼國風之後。何大復繼至,亦酷愛之……自茲以後,又有
【耍孩兒】、【駐雲飛】、【醉太平】諸曲……嘉、隆間,乃興【鬧五更】、
【寄生草】、【羅江怨】、【哭皇天】、【乾荷葉】、【粉紅蓮】、【桐城歌】、
【銀紐絲】之屬,自兩淮以至江南,漸與詞曲相遠……比年以來,又
有【打棗竿】、【掛枝兒】二曲,其腔調約略相似。則不問南北,不問
男女,不問老幼良賤,人人習之,亦人人喜聽之,以至刊布成帙,舉
世傳誦,沁入心腑,其譜不知從何來?真可駭歎! 2
此記載不但描述了小曲在明代流行盛況,及其曲牌綿延不絕,不斷興起傳衍
的特質,同時說明了所受部分文人青睞的情形,也因此甚至有文人將其譽為
明代文學之代表,如陳宏緒《寒夜錄》即云:
友人卓珂月曰︰「我明詩讓唐,詞讓宋,曲又讓元,庶幾【吳歌】、【掛
枝兒】、【羅江怨】、【打棗竿】、【銀絞絲】之類,為我明一絕耳。」此
言大有見識,明人獨創之藝,為前人所無者,祇此小曲耳。 3
由此可見其所受的推崇。自此以後,歷經清代以迄民初,小曲在民間一直保
持著頗為強勢的流行熱潮,對後代曲藝、戲曲等文學影響也極為深遠。
此種文學之傳播是以口傳為主,口傳文學的一大特色為母題在流傳中會
1 有關「小曲」之定義及別稱,請參張繼光,《明清小曲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
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 年 6月 ) ,頁8-21 。
2 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台北:新興書局,( 1983 年 10月 ) ,卷25 ,頁647 。
3 陳宏緒,《寒夜錄》, 《筆記小說大觀》第6編台北:新興書局,( 1975 年) ,頁3761 。
2
明清小曲曲文傳衍之類型及原因析探 3
產生多種異文,小曲在歷時久遠及廣泛地域的傳播中,其曲文自然也會產生
許多同母題的異文,這些在傳播中不斷滋衍產生的同母題曲文,到底有那些
衍變類型?造成其衍變之原因又如何?這都與其流傳盛衰有著關聯,也是本
文所擬進行探討的課題。
小曲主要流傳於酒宴、青樓、市井里巷及各種廟會社火等曲藝表演場所,
雖其傳播是以口傳為主,但因大受歡迎,在有利可圖情況下也常被書坊傳抄
4
或刊刻成唱本販售 ,這些唱本被買去後又再成為繼續流傳的介媒;此外有些
民間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