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疫情的风险评估报告课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我市近期登革热疫情的风险评估报告 ** 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 市自 8 月 22 日报告我市首例登革热本地感染病例以来,截止 至 8 月 31 日,我市共累计报告登革热本地感染病例 13 例。为识别登 革热在我市扩散的风险, 找出薄弱环节并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根 据《广东省登革热防控专业技术指南( 2015 年版)》的要求,我中心 组织业务人员对我市近期登革热疫情进行评估, 现将评估结果汇报如 下: 一、近期本地登革热疫情概况 ** 市于 8 月 22 日报告首例登革热本地病例, 截止至 8 月 31 日, ** 市共报告登革热病例 13 例,其中** 街道 8 例、** 街道 4 例、** 街 道 1 例,去年同期无登革热病例报告。 我市 8 月中旬以来疫情突然上升,且均为本地病例 , 疫情比 2014 年提早 1 个月(2014 年首例登革热本地病例报告时间为 9 月 25 日); 13 例本地病例发病时间较为集中,并分布于 3 个街道,疫情较严重 的区域为西新街道;病例临床症状相对较轻、病程短,且病情稳定。 虽然目前疫情相对局限于 3 个街道,但发病地点为人口密集、 蚊虫孳 生较多的新旧城区结合部,防控难度大。 二、蚊媒密度监测情况 我市从 3 月份开始持续开展登革热媒介伊蚊布雷图指数监测工 作,监测点逐步覆盖全市所有镇(街道) 。8 月份评估为“中度传播 1 危险”的监测点有 4 个(** 区铁铺镇、桥东街道和官塘镇、枫溪区) , “高度传播风险” 的有 3 个(潮安区彩塘镇和金石镇、 饶平县海山镇)。 登革热本地病例发生后, 各疫点均在病例报告后连续开展 3 天蚊 媒密度监测,具体监测结果见下表: 2015 年** 区各疫点疫情发生后 3 天布雷图指数情况 疫点地区 布雷图指数( BI ) 疫情发生后第 1 天 第 2 天 第 3 天 ** 街道 40 10.5 5.6 ** 街道 22 11 3 ** 街道 58 28 4 注: 高度风险(布雷图指数 BI 20 ),中度风险( BI 介于 10~20),低度风险( BI 介于 5~10),符合防控要求( BI <5) 但疫点周围环境的布雷图指数未能按时(疫情发生后 3 天)下降 到 5 以下的安全目标。市疾控中心 8 月 28 日查** 街道西新市场后居 民区的布雷图指数为 47,8 月 31 日查** 街道后上村居民区的布雷图 指数为 26.8 。 三、疫情影响因素分析 1. 我市气候条件适宜伊蚊孳生繁殖。 我市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 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 21.4 ℃。根据市气象局预 测,今年我市 7-8 月份平均气温为 27-29℃,受台风天气影响,雨量 呈增多趋势。 按照我市历年布雷图指数监测数据显示, 布雷图指数随 着气温上升和降水增加而呈上升趋势, 因此我们认为随着夏秋季高温 多雨的气候到来,我市伊蚊密度也将呈逐步上升趋势。 2. 我市目前仍存在大量的登革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的孳生 地。在我市广大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白纹伊蚊的孳生地主要存在 于房前屋后(如闲置老厝区、空地、施工工地)的大量积水洼地、闲 置积水容器 (如** 区、** 区古巷镇、** 镇的陶瓷垃圾);在城区中心, 主要为无人居住的老厝区、出租屋、天台等地方,这些区域常为蚊媒 2 孳生地,近期疫情发生后,有些地方根本没有清理。 3. 登革热疫情输入风险持续存在。 我市与东南亚等常年有登革热 疫情国家(泰国等)交流密切,疫情输入风险较大。随着暑假旅游往 来、中秋节国庆节前后华侨返乡探亲增多, 以及即将在我市举办的粤 东侨博会, 东南亚地区来我市的人员将愈加频繁, 发生输入性登革热 病例的风险增高。 4、市民的生活卫生习惯有待改善。 我市居民常有室内插养富贵 竹等水生植物、 农村村民有用大缸存水备用、 阳台及铁窗棚花盆下放 置碟子(托盘)等生活习惯;市民清理室内外积水不积极主动,使用 纱门纱窗挂蚊帐等防蚊设施偏少, 主动防蚊叮咬意识不足, 为伊蚊孳 生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5、灭蚊效果不理想。 目前我市各基层实施灭蚊工作人员的主要 为镇(街道)、村(居委会)雇佣的临时人员,没有专业培训,施药 技术参差不齐,同时主要使用简易农业喷药喷雾器, 雾点大,不均匀; 喷杀药物主要以敌敌畏为主, 很少使用高效低毒灭蚊药物。 因此灭蚊 效果不甚理想。 虽然 9 月 29-30 日** 区在疫情核心区雇佣专业消杀队 (科达害虫防治中心) 进行公共场所喷药灭蚊, 但由于连日来大雨倾 盆,灭蚊效果大打则扣;另一方面,核心区域内居民室内灭蚊工作主 要依靠市民自觉实施,没有强制约束,几乎室内灭蚊工作没有开展, 这也是造成疫情很难控制的原因之一。 四、评估结论 综合全省和我市当前登革热疫情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