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建构电路概念.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年中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研究与优质课展示活动总结 (第二会场) 2015年10月 喻伯军 于云南昆明 云南师大附中的标牌 盛开的三角梅预示着活动的精彩 第二会场场景 上课的学生 上课老师 好学的听课老师 教师感兴趣的教具 本次活动简况 参加人员约1800人左右,第二会场约600人左右; 展示课共34节,第二会场17节; 互动微信约2000多条,第二会场1000多条。 第二会场总体印象 云南师大附小、附中的学生很棒! 课堂教学的总体水平比前几届有了很大提高; 听课教师的微信参与,主题集中,研讨热烈,许多发言很有水平; 听课教师认真听课,会场纪律好,大部分教师能把垃圾随手带走。 本次活动的报道和资料下载 /bbs/dispbbs.asp?boardid=4id=19630 本次活动的综合帖 微信推送 微信公众号:zjxxkx2013 微信上的报道 本次活动的主题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物质科学领域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研究——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素质的具体化) 自主发展:身心健康、自我管理、问题解决和创新 社会参与:公民道德、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 文化修养:语言与沟通、科技与实践、人文与审美 学科核心素养 指本学科对核心素养的贡献(终身烙印) 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标准: 课程标准 质量标准 中小学科学的核心素养 实证思想 科学概念 探究能力 科学思维 科学态度 对教学的影响 从孩子的整体成长入手; 关注最基本的方面; 明确本学科所承担的任务。 学科教学如何指向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 课外实践 来观察本次活动的课 评课可以从多个方面切入,具体每一节课的意见,可以参看微信群的讨论; 挑选几节课,在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上,进行分析; 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徐莹莹《谁流得更快一些》 观察四种液体谁流得快一些,是个载体,更重要的是从三年级开始体验公平实验,渗透变量控制的思想,做得非常细致、到位和扎实,指向探究能力和科学思想的培养; 三年级孩子是怎样学习变量控制的,教师的设计逐步深入,层层推进,非常适合学生的接受水平; 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如:学生说猜想肯定伴随着说理由,“你是怎么想的”背后肯定跟着理由,这样的思考习惯和交流习惯非常好,将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 杨凌云《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本课最大的特色,教师紧紧抓住证据如何说明结果展开活动,让学生的思考符合逻辑,呈现对科学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 对产生的气体的确定,通过一个个证据,组成证据链,最后学生得出了“类似二氧化碳”的结论,既注重证据,又注重思维的严密性。 对“小苏打哪里去了”的探索,同样采用上述的方法。 本节课在实证思想和思维发展上做得出色。 两点小建议 整节课增加验证小苏打,与溶解对比的内容,建议2课时完成,学生会更容易接受; 是否要告诉新气体就是二氧化碳?个人建议在学生理解前面探索过程的基础上,不妨告诉他们,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王志《简单电路》 容量如此大的一节课,能够在40分钟完成,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了! 如果从概念建构和思维发展方面去思考,还可以有另外的方法可以探索。 学生真的建构了回路的概念了吗? 通过两张图的比较,学生知道了正确的连接方法; 通过教师讲解电池两极和灯泡两端连接,就能点亮小灯泡,学生真的理解了回路的概念? 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他们对回路的概念还是比较模糊。 学生是怎样建构回路概念的? 学生的原有经验和概念是怎样的? 学生能纠正自己的错误前概念吗? 新概念是如何建立的? 怎样基于学生的前概念设计探究活动? 学生的想法 学生的操作 学生的操作 另一种设计 先调查学生的前概念: 9人 +1人 1人 5人+4人 5人+4人 学生的前概念 能点亮的9人,不能点亮的20人; 选择用2根导线的20人,1根导线的9人; 选择用1根导线连接的,没有一个人正确。 简单电路不简单啊! 《点亮小灯泡》的另一种教学设计 一、判断检测,怎样的连接能让灯泡亮起来(10分钟) 二、交流研讨,初步建构“电路”概念(12分钟) 三、探索运用,用一根导线点亮小灯泡(12分钟) 四、检测巩固,提出新的任务(6分钟) 我们的想法能点亮小灯泡吗? 整理学生的前概念 记录单1.doc 判断检测 概念的建构 需要比较和辨析 第二层次的比较 指向灯泡的结构探索 继续探索 继续探索:用一根导线点亮小灯泡 记录单2.doc 丰富建构的概念 检测反馈 潘冰倩《光是怎样传播的》 分析教材和学生前概念,合理的设置了概念建构的难度:光源发出的光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光在空气、水、太空等是沿直线传播的。 用各种方法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次次反复地证明光的直线传播,避免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