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低碳转型时代中国城的能源规划.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文将刊登于《建筑科学》区域能源规划专辑) 向低碳转型时代中国城市的能源规划 华 贲 (华南理工大学天然气利用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640) 摘要:制订通过科技创新转变能源生产和利用传统模式的、深入细致的城市能源规划,是落实降低能源强度ε和碳强度κ指标,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关键。按照城市功能布局划分区域,在总体发展规划基础上,在新开发区普遍规划集成创新的天然气DES/CCHP系统,联供工业和建筑物所需冷、热、电、蒸汽、同时协同电网调峰,能效达到70%以上;老城区从实际出发逐步推进;结合交通运输规划重点推进大型车船采用LNG替代柴油;便可汇总统计出耗用的各类一次能源及总量,算出ε和κ值;反馈协同总体发展规划修订、调整,可得出满足国家下达的ε、κ降低指标的城市发展规划。 关键词: 城市 低碳转型 能源规划 冷热电联供 能源强度 碳强度 Energy Planning of Chinese Cities toward Low Carbon Era HUA Ben Research Center of Natural Gas,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bstract: Towards low carbon era, city’s energy plan should be made in depth on the innovative technology from primary energy toward end use. That is the key to decrease energy and carbon intensity ε κ. In the new regions, based on general developing plan, take integrated innovative gas DES/CCHP, supply cold, heat, steam and power to the terminal users, and coordinate with grid peak shaving simultaneously; push forward CCHP in old regions gradually; meantime, based on the traffic plan, use LNGV replace Diesel oil as much as possible. These will result in energy efficiency up to 70%, and ε κ decrease. Feedback and synergy to the developing plan, the final city plan with low carbon indexes satisfying the state’s requirement would be work out. Key words: City, toward low carbon era, Energy plan, CCHP, Energy intensity, Carbon intensity 0 引言: 以2009年的哥本哈根会议为标志,向低碳转型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的共识。但总共30亿人口的新兴国家正在工业化发展阶段,世界能耗总量必将持续增加。节能减碳面临严峻的形势。中国政府已经庄严承诺2020年的碳强度将在2005年基础上降低40-45%。按照购买力评价法,这相当于OECD国家2004年的水平(0.4-0.43)[1]。不过,按哥本哈根协议,2020年时OECD国家的碳强度应降到0.33左右。这对于煤碳占一次能源70%的中国,无疑是重大的挑战。 连续30年快速发展的中国城市,从来都是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划要求和能源弹性系数的历史数据外推未来几年的能源需求总量和煤碳、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品种的构成,制订供应保障规划;并不管这些能源在用户终端如何利用;效率如何。而在世界向低碳转型的历史时期,要求城市的能源规划既符合碳减排的约束,又满足经济发展的能源需求。这是极大的挑战,同时也是城市低碳经济发展和能源终端利用模式创新的历史机遇。 1.向低碳转型大趋势对中国城市能源消耗总量和一次能源构成的约束 中国政府为落实2020年碳强度比2005年降低40-45%的指标,在每一个五年计划中都必然把能源强度ε、碳强度κ、以及能源/煤碳消耗总量指标分解落实到各个省市、自治区;并且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硬性指标。各省、自治区再分解下达到各个地级城市。后者如何完成任务呢? 1.1转变观念,认清历史趋势,明确低碳发展的科学途径 首先必须转变观念,认清低碳发展的历史趋势,摈弃为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