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挖笋子
我的故乡在盛产竹子的鹿谷。每年清明节回家乡扫墓,我便带孩子到竹林里去挖笋子。在密密麻麻的竹林里,我们亮着眼睛寻找,看到刚冒出土,还很嫩,但长得粗壮的,我们就惊喜万分地欢呼着将它挖出来,这样的笋子最好吃了。
孩子说,奇怪,过年时回来,都不见有笋子,怎么一下子会长出这么多粗壮的胖笋子呢?
我告诉他,胖笋子当然不是一夜之间长成的。竹根在坚硬的地底下,利用漫长的寒冬默默成长。暗自孕育笋芽。等春天一至,甘霖降下来,它们才撬开土石,雄壮地冒出头来。冒出时根部已经生得很扎实,所以长起来强劲有力,不到一个月就挺挺拔拔,长成一棵有枝有叶的长竹子。
孩子听了很诧异地说,那我们不要挖笋子了,挖掉多可惜呀!我说不挖也不行,竹妈妈根部抱着很多小笋芽,有的生长在不容易长的石缝里,如果不把长出来的挖出来一些,竹妈妈就懒得叫石头缝里的孩子们努力挣扎,努力冒出头来了。这和人一样,不受点刺激和打击,是会忘掉努力的。
孩子笑一笑说,妈妈,假如你是笋子,是希望被挖掉,还是希望被留下来?
我也笑一笑说,中国人喜欢吃笋子,在我最鲜嫩好吃的时候被挖掉,我会觉得因贡献大而很高兴。但是,如果我没有被挖笋人发现,我也不会气馁。因为有足够的力量往上伸,往上长,只要我能够超过身边的长竹子,我就能得到雨露,也有享受到阳光。然后我要跟着同伴们在寒风和烈日下磨炼,等我长成坚韧的大竹子,还怕没有人要我、用我吗?
孩子点点头,默默沉思起来。他一定在想,竹子好伟大,不该冒头的时候不冒头,不该气馁的时候不气馁。不怕风吹雨打,更不怕冰霜炎日,一年四季青翠挺拔而不弯腰,这真是中国人自强不息的坚韧精神呀!
(1)全文由孩子的问话串联而成,作用是:
?
(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旨。
?
(3)请根据文章的内容,说明“竹笋”的用途。
?
?(4)“孩子说,奇怪,过年时回来,都不见有笋子,怎么一下子会长出这么多粗壮的胖笋子
呢?”句中的“胖”字用得好,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
?(5)指出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所指的对象。
????①每年清明节回家乡扫墓,我便带孩子到竹林里去挖笋子。????(????)
????②如果不把长出来的挖出来一些,竹妈妈就懒得叫石头缝里的孩子们努力挣扎,努力冒出头来了。???(????)
?? ③我的故乡在盛产竹子的鹿谷。????(????)
?? ④中国人喜欢吃笋子,在我最鲜嫩好吃的时候被挖掉,我会觉得因贡献大而很高兴。(????)
野竹
它那被月光照出的瘦影,至今还不时在我的梦乡里摇曳。
它那挽住晨雾,托起露水的鱼形叶片,至今仍留给我翠绿的记忆。
贫瘠、干旱、荒凉都不会使它感到凄苦:雨雪风霜无法改变绿色的性格,年年生长,年年被砍伐,年年被砍伐,年年又生长。
农家灶膛里的灰烬不就是它吗?盛菜装果的筐筐不就是它吗?池塘里拦鱼的帘子不就是它吗?禾场上长柄儿扫帚不就是它吗?孩子们的风筝架子不就是它吗?我手中的毛笔杆儿不就是它吗?
默默地出土,悄悄地冒尖,寂寞地生长。
不与大树比高低,不与浅草论长短,不与楠竹争宠爱。
人们虽然并未有意栽培它,但,它自个儿生长出来且毫不吝惜地献身给人们。
啊!我梦乡里的瘦影,我翠绿的记忆,让我用童年时常吹的“叫叫”——用它的管和叶做成的“叫叫”,来为它吹奏一支小曲吧!
写出文中形容野竹的词语____________ (至少4个)
2.仿照文章第4自然段,写一写野竹在人们生活中还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后回答。
不会使野竹感到的凄苦的是___,无法改变野竹绿色的性格的是___ ,四个“年年”说明了________。
4.“不与大树比高低,不与浅草论长短,不与楠竹争宠爱。”这句中画线的字能不能全部换成“比”?为什么?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突出了什么?
5.文中有一句话十分精练地概括了作者对野竹的情感,起到提示全文中心的作用,请你用“____ ”把这句话画出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湘少版2025年三年级春季学期英语阅读理解真题.pdf VIP
- 乘着歌声的翅膀降A调正谱伴奏.pdf VIP
- 游戏开发与游戏运营的策划技巧.docx VIP
- (正式版)H-Y-T 147.1-2013 海洋监测技术规程 第1部分:海水(正式版).docx VIP
-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相关解读.ppt VIP
- 通用学术英语1(张敬源)课后习题答案.docx VIP
- (统编2024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解读课件(新教材).pptx
- 河南安阳红色文化传承模式研究.pptx VIP
- 人教PEP版(2024)三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pdf
-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PPT课件 .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