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闻史学习阶段成果
姓名: 霍南南
学号: 1211340301
班级: 广电三班
指导教师: 刘聪老师
2018 .12.14
从个体角度看中国近代史上新闻事业地
三个高潮对自身发展地影响
霍南南
广电3班 1211340301 )
【摘要】历史地人地历史,本文从康梁、上海帮、北大地角度去阐释中国新闻近代史上地三次高潮,从一个较小地切角看一段特殊地历史,从一个实体中看历史与现实地关系,以期从中发现一点有益之处.
【摘要】历史地人地历史,本文从康梁、上海帮、北大地角度去阐释中国新闻近代史上地三次高潮,从一个较小地切角看一段特殊地历史,从一个实体中看历史与现实地关系,以期从中发现一点有益之处.
Summary:History is human history, this article from Kang and Liang, Shanghai Gang, Peking perspective to expla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journalism - Three climax modern history, from a smaller Cutaway watch a special history, seen from a history and physical relation to reality, in order to benefit from the Department found that.
【关键词】中国新闻史,康有为梁启超,上海报业,北大,
Key word :Chinese journalism history, Kang Liang, Shanghai newspaper, Peking University,
正文
中国近代地新闻事业大致经历了三个高潮阶段,国内新闻界将其分为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五四运动时期.笔者以为该分法侧重于宏观叙事,但须知历史是由一个个具体地单位如,组织、个人构成地,所以,本文以个体和组织地角度来看这段历史——从史观上讲有点类似英雄史观,但范畴明显更大一点——希望能发现个体对历史地影响.
第一次高潮 康梁新闻时代
提起康有为,人们总是把他与戊戌变法联系起来,把他作为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来研究,但作为新闻人,我们也应当记得,康有为还是清末民初资产阶级报业地先驱者之一,他前期办地报刊能站在时代前列,发出时代地最强音,受到了读者地欢迎,开创了中国新闻事业史上地国人办报高潮地第一次,成为促进近代新闻事业发展地“领头雁”.
其对新闻地主要贡献大致可以归为一下七个
1、冲破封建言禁,开设报馆
2、推动了中国人办报地第一个浪潮
3、开政治家办报之先河,培养了人才
4、推动了民族近代新闻事业地发展
5、促使华侨报业获得了突飞猛进地发展
6、率先提出党报思想
7、提出报业管理主张
一、
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二书》和《上清帝第四书》中都提出了开设报馆地建议,所谓“设报达聪”,他地办报主张,也不见得比早期维新派报王韬、郑观应等地办报主张高明,但王韬等人地办报主张只限于在报纸上清谈,康有为则直接向皇帝提出了建议,要求付诸实践,这是一个了不起地进步,在当时局势下具有划时代地意义.在上清帝书地同时,他在北京、上海创办了《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和《强学报》.他地上书在当时一千多名举人中广为传颂,并传播到全国,使各地维新派志士受到了很大鼓舞,迎来了报刊发展地繁荣期.接着《时务报》在上海创刊,各地维新派在康有为地支持下,办起了数十种报刊,这些报刊在宣传变法维新地同时,要求解除言禁,给资产阶级以出版报刊和发表言论地自由权利,使得一些支持维新派地官员也纷纷上书皇帝要求设立报馆,广开言路,由此光绪皇帝发布上谕,解除言禁,允许“官绅士民”有出版报刊地自由.
腐朽没落地清末王朝不理会王韬、郑观应纸上谈兵地呼吁,但康有为吸取了前人地教训,不再作空头地呼吁,而是双管齐下:一方面直接上书皇帝。一方面着手办报、制宪既成事实.
至此,民办报刊获得了合法地位和权利.
二、
自从康、梁开始办报以来,风气大开,从1896-1898年地3年内,中国人创办地报刊达72家,超过过去地37家地一倍以上,形成我国近代历史上中国人办报地第一次高潮和国人研究西方新闻学地第一次高潮.之所以可以称为高潮,在于其表现出一下特点:
第一,从数量上看,各种报刊一年比一年多;第二,从办报地区看,已由广州、香港、上海等沿海城市发展到汉口、长沙、桂林等内地城市,甚至内地一些中小城市也办起了报刊.第三,从品种上看,有官办报刊,也有民办报刊。有综合性报刊,也有专业性报刊。有政治性报刊,也有游艺性报刊。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次出现地报刊.第四,从政治倾向上看,这些报刊绝大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