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音乐审美风尚.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 国 古 代 审 美 风 尚;《中国古代审美风尚》总目录;第六章????中国古代音乐审美风尚 ; 第一节 先秦音乐审美风尚 ; ; 黄帝之前的葛天氏的乐舞,是由三个人手持牛尾,踏足而歌的 乐舞共有八段:“载民”歌颂负载人民的大地;“玄鸟”则为氏族部落 的图腾形象;“遂草木”和“奋五谷”是祝愿草木茂盛,五谷丰收; “敬天常”“达帝功”、“依地德”是怀着敬畏的心情乞求天地神明的庇 佑;“总禽兽之极”则是祝愿畜牧的繁殖兴旺。朱??氏的时候,风大 天旱,植物枯萎,有一个叫士达的人造了一个五弦的瑟,用来奏乐 求雨。《葛天氏之乐》和《朱襄氏之乐》正反映出人类进入农耕阶 段后的愿望和祈盼。 ; 正是从大禹开始,中国跨进了阶级社会的门槛。音乐失去了往日 的单纯与祥和,成为统治者强化神权和满足享乐的工具,乐舞的内 容也由原始的图腾崇拜转化成为统治者昭功的颂歌。据说头戴皮帽、 下着白裙、光着脊梁跳的群舞《大夏》就是用以宣扬大禹治水的功 德的。夏代的最后一位帝王夏桀,为满足声色之娱,组成了三万女 性乐人的乐队,早晨在宫中端门处奏乐,其嘈杂的音响在三条街道 之外部清晰可闻。这种“以矩为美,以众为观”的“侈乐”,折射出统 治者的骄奢淫逸,却也在客观上拓展了音乐的音量和音域,使其表 现力更为丰富。 ; 商代的音乐达到了新的水平,乐器的品种更加多样,甲骨文里已 有磐、钟、铃、鼓、龠、龢等乐器的名字。“龢”指的是小笙,可见 当时已经存在能够吹奏和声的乐器。甲骨文中的“樂”字,也引起了 专家的兴趣,该字上部为“丝”,下面是“木”,有人就认为这是“丝 附木上”的确会意字,推断商代已有琴瑟之类的确乐器了。 ; 远古时候,统治者为了加强神权对人民的统治,自封为神的代 表;利用巫术和占卜的形式,表明自己是神的代言人;自己的决策 都是受到神的指示的。所谓巫术,就是使巫、觋(xì,女为巫,男 为觋)向神祝告,请求指示。占卜则是用蓍草或细竹棍摇出卦形来 判断凶吉祸福。占卜也称卜筮(shì)。占卜后将卜辞刻在龟甲或 牛骨上,即成为后来所说的甲骨文。 当然,神灵原是不存在的,乐舞最终还是得表演给人看,由于有神灵作幌子,统治者就可以尽情地领略???恒舞于官,酣歌于室”的妙处了。商代的最后一位帝王纣,更是命令他的乐师师延创作了“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大聚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在三千多年前的宫廷皇苑里上演了一部荒诞不经的丑剧,最终落得个百姓抱怨、“身死国亡,为天下戮”的下场,连他的乐官大师、小师也带着乐器投奔周国了。周武王伐纣时,为商纣开列了一堆罪状,其中之一就是他断弃先祖之乐,以淫乱的音乐怡悦“妇人”。 ; 20世纪80年代中期,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墓葬出土了一批原始骨笛。据碳14测定,距今已有8000多个年头。长20厘米,多为7孔,音阶结构至少六声音阶,甚至七音阶。现存文献记载的五音、七声、十二律的传说最早也没早过黄帝,可贾湖骨笛却已有七千岁的高龄,这一下子就把我们国家可靠的音乐历史提早三千多年!这还不算,它还改写了以往认定的希腊六千多年前的笛子是世界上最早管乐器的结论。贾湖骨笛的出土,无以辩驳地向世人宣称: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在史前时期已远远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另一种远古乐器一直为音乐史学家所关注,它就是陶埙,一种我国特有的梨型空腹的吹奏乐器。陶埙并不像贾湖骨笛那么耀眼,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一支陶埙不过六千多岁,而且它也只能奏出相距小三度的两个乐音。陶埙的魅力在于,它那古拙的音色能把我们引到充满梦幻的人类社会的童年时期。 从西安半坡遗址的2孔埙,山西新石器时期的3孔埙,甘肃火烧沟文化早商遗址的4孔埙,到河南安阳殷墓出土的6孔埙,陶坝从能够演奏2个音、3个音、4个音,直到“十二律”中的11个音,似乎在为现代人演示着音阶逐步形成的过程。 ;四孔骨笛;雌雄骨笛;河姆渡出土骨笛;青海出土舞蹈彩陶;青海出土舞蹈纹彩陶盆; 2、典雅纯正 肃穆庄严 ——大名鼎鼎的雅乐 和殷人“尚鬼神”不同,周人更务实本分,更注重礼仪规范。他们汲取了商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为了强化工室统治,就从政治到文化制定出一整套完整的典章制度,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周公“制礼作乐”。周代的统治者很聪明,他们深知音乐在政治统治中的重要作用,把礼、乐、刑、政并列,将政权、法律等制度上的统治手段和约束人的行为规范的“礼”、娱人耳目而又能移风易俗的“乐”结合在一起,“乐统同,礼辨异”成为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