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二极管超薄平板显示技术.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机发光二极管超薄平板显示技术 ;内容提要;OLED简单结构和原理;有机材料具有的优越性:;OLED特点;Phys. Rev. Lett. 14, 229 (1965);1987年,美国柯达公司的C. W. Tang等人将8-羟基喹啉铝(Alq3)引入OLED作发光层、并以芳香二胺作空穴传输层,首次采用双层结构,得到了直流低电压驱动的高亮度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1990年 英国剑桥大学的R.H. Friend等成功制备共轭高 分子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Polymer LED ;; 2019年美国Princeton University的S. R. Forrest等人开发出高效率的有机磷光器件。;2019年先锋推出第一款OLED产品;; 目前OLED应用广泛;OLED结构、材料、工艺及设备简介;根据结构的不同,OLED可以分为单层器件、双层器件和多层器件。 根据材料的不同,OLED可以分为 小分子OLED和聚合物OLED(也称PLED)。 根据驱动方式的不同,OLED显示器可以分为不使用TFT的无源驱动OLED(Passive)和使用TFT的有源驱动OLED(Active)。;ITO阳极;小分子(low molecular weight) --器件工艺较为成熟,已经开始产业化 (后面的介绍将针对小分子OLED) 聚合物 (polymer) --印刷技术、软屏显示 低聚物 (Conjugated oligomers and Dendrimers) --逐渐受到关注 ; 小分子OLED主要材料包括: 小分子发光材料 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 小分子电子传输材料 其他功能材料 ; 小分子发光材料 用作电致发光材料的有机材料应具备以下特性: (1)? 在可见光区域内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效率; (2) 具有较高的电导率, 即能有效地传导电子或空穴; (3)? 有良好的成膜特性; (4) 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机械加工性能。 ; 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 好的有机空穴传输材料应具备如下特性: (1)较高的空穴迁移率,利于空穴传输; (2)相对较小的电子亲和能,有利于空穴注入; (3)良好的成膜性和热稳定性。; 小分子电子传输材料 好的有机电子传输材料应具备如下特性: (1)较高的电子迁移率,利于电子传输; (2)相对较高的电子亲和能,有利于电子注入; (3)良好的成膜性和热稳定性。; 基片清洗 ITO阳极光刻 对阳极预处理 隔离柱制备 空穴传输层、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的 有机功能材料在真空中蒸镀 阴极金属蒸镀 封装;寿命: 效率: 成本:;有机薄膜蒸镀设备;真空腔室内结构示意图;原理图;Keithly 4200 半导体特性测试仪;PR705光谱分析仪;本实验室OLED技术研究;目标定位? 研究思路?;液晶显示器——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平板显示器件 研究工作始于五十年代。 发展历史:TN?STN ?TFT,形成 几百亿美元的市场。 国内外差距:研究初期与国际同步;没有 TFT方面的基础, 器件产业方面,全面引进。;OLED项目研发的思路:;学科交叉团队的建立;US6410766B2 CN1278548A CN1376758A CN1388205A Appl:10/352,493 特2019-168569 201910011870.X;改善的红光OLEDs的性能;不同厚度聚四氟乙烯单层器件发光亮度-电压性能曲线图 ;柔性显示器件的开发;ITO表面形貌比较 左:PET上的ITO,Rrms=1.346nm; 右:20nm缓冲层上的ITO,Rrms=0.982nm;封装技术:薄厚膜复合水氧阻隔层;研制的柔性显示器;蓝色磷光染料既是发光体,又是红色荧光染料的敏化体;研制出的白光OLED面光源等器件;彩色实现方式:白光+滤色膜(2019.10.23);技术集成:建立国内第一??OLED中试基地 ——北京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专利申报情况;推动国家、国际OLED标准制定工作;项目总结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