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 新型结构体系 (1)复合混凝土抗震墙结构体系 (2)保温砌模现浇钢筋混凝土网格抗震墙承重体系 (3)建筑模网混凝土抗震墙结构体系 (4)密肋复合墙结构体系 (5)配筋砌块砌体结构 (6)现浇混凝土空心板体系 (7)密肋轻板结构体系 (8)组合网架夹心板 (9)钢结构 (10)预应力技术 新型结构体系.doc 第 五 章 绿色智能建筑 1.绿色智能建筑概念 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的充分融合,产生了绿色智能建筑。英国DeMontfort 大学DerekClements— Croome 教授认为绿色建筑是高效运行,具有高效绩效反馈和响应系统、灵活的自适应设计、主动环境控制、多重使用空间、高效运行管理,能够独立控制通风、空调、自然采光、噪声和隐私性的建筑,智能建筑是自动运行,非格式化的智能空间管理,具有主动智能、组织智能、使用者智能等特性的建筑,综合起来绿色智能建筑就是智能的、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2.绿色智能建筑内涵 (1)智能化与绿色生态 (2)智能化与健康环保 (3)智能化与低碳节能 (4)智能化与可持续发展 3.智能化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1)节能环保方面: a.智能照明系统 b.智能遮阳板控制系统 c.智能电梯群控系统 (2)安全方面 a.安全防范系统 b.物业电子化管理系统 (3)节地技术 (4)节材技术 (5)智能化设备及技术 4.绿色智能建筑技术发展的建议 (1)技术的提高 (2)质量的提高 (3)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提高 第 六 章 绿色建筑实例 绿色建筑实例 (1)安徽?合肥鹏远低能耗办公楼安徽?合肥鹏远低能耗办公楼.doc (2)北京?金茂府小学北京?金茂府小学.doc (3)湖北?武汉新城国际博览中心二期会议中心湖北?武汉新城国际博览中心二期会议中心.doc (4)上海?五玠坊城市综合体上海?五玠坊城市综合体.doc (5)湖北?武汉中心湖北?武汉中心.doc (6)绿色建筑新看点绿色建筑新看点.doc 感谢您的聆听 7.屋面雨水系统 7.屋面雨水系统 8.小区智能化系统 8.小区智能化系统 小区智能化系统的一、二、三: 一个平台:小区智能化系统集成管理网络平台 二个基础:控制网络和信息网络 三个分支:安全防范系统、设备管理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以先进,有发展、有后援,能满足并适应住户需求的技术,并应用成熟可靠,具有易集成、扩展、操作、维修的产品,同时尽可能降低系统整体造价的原则,通过计算机网络等相关技术,实现各子系统的设备、功能和信息的管理集成。使其成为一个互相关联、统一和协调的系统,系统资源达到充分共享,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硬件设备的重复投入,实现真正意义的方便、安全、实用、可靠。 9.天棚采暖制冷系统 9.天棚采暖制冷系统 将高性能工程塑料管铺设在混凝土楼板内,冬天采暖进水水温33℃,回水30℃,夏天制冷进水18℃,回水温度21℃,通过冷热水的控温,夏天制冷,冬天采暖,室内温度恒定在20-26℃。 冬天楼板会均匀地散发出28℃到29℃的热量,室内的温度使人们觉得温暖舒适,人体的温度30℃左右,所以不会有烘烤的感觉;夏天楼板温度19℃到24℃,可以把室内过多的热量带走。 人和环境的热交换方式以辐射形式所占比例最大,并且约一半的热量从头部散发。天棚采暖系统以顶部辐射的形式进行采暖和制冷,比普通方式更健康、舒适、有效。 北京万国城采用了此项技术。在进行室内温度测试的时候,离屋顶0.5m,1.0m,1.5m的高度进行测试,温差在0.2-0.3,人体一般不易觉察到这个温差,所以低温辐射采暖制冷的方式是目前民用建筑里最舒适的。 9.天棚采暖制冷系统 天棚采暖制冷系统优势: 冬夏两用实现采暖和制冷 系统材料的寿命与建筑寿命一样长久 不依靠室外机箱,不会破坏建筑外观 冷热交换的媒质为水,绿色环保 辐射散发的温度调节方式,无风感、无气流感 系统自身能自动调节室内温度 采暖制冷与新风置换系统完全分离,健康而高效 辐射采暖和制冷效率高,温度均匀,从上至下的辐射方式更舒适,不占用室内有效使用面积 系统设置在顶棚混凝土,不占用室内洞见 辐射温度低于人体皮肤温度,不会有烘烤的感觉。 10.太阳能系统 对太阳能的利用总体上可分为两类:太阳能集热板集热及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集热板集热技术较为成熟,设备材料价格也不昂贵,有一定的应用。 11.地源热泵系统 11.地源热泵系统 地源耦合热泵机组可做为空调系统冬季供热,夏季供冷的冷热源系统,并同时提供生活热水。它就是利用地下土壤,岩石及地下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