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外企业年金发展、监管及借鉴
陈全伟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与金融学院,北京 100872
摘要:国外实践证明,“三足鼎立”式的养老保障体系可以大大减轻政府养老的财政压力。因为现收现付制的政府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难以适应人口老龄化的需要,于是各国政府开始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计划,以此来缩减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减轻政府负担。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历史还很短,但已经走上了规范、快速发展的轨道。可以预见,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繁荣的延续,我国企业年金将成为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力量。
关键词:企业年金,DC计划,监管,资本市场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overseas practice indicates that three level pension fund system can mitigate government’s fiscal burden. Government encouraged companies to build enterprise annuity plan because the government sponsored pension fund plan can’t meet the increasing need of more old people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By this method, the pressure of both government’s pension system and fiscal department is eased. China’s enterprise annuity is still in the very beginning period. However, enterprise annuity grows fast recently mainly because government pushed it very tough. It is predicted that enterprise will continue to develop rapidly with the expansion of China
Key words: enterprise annuity, DC plan, regulation, capital market
引言
正式意义上最早的企业年金计划出现在19世纪晚期,1875年,美国快递公司建立了第一个企业年金计划,向那些在工作中致残并在该公司连续工作20年的职工提供年金收入。在随后的半个世纪中,陆续出现了很多企业年金计划,大部分企业年金计划是由雇主提出和主导,而不是由社会压力、政府主导。企业举办企业年金的目的非常明确:一方面是为了享受税收优惠,从而壮大企业自身的资本实力;另一方面是为其雇员提供更多的福利待遇,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19世纪末,随着越来越多的西方发达国家采取企业年金计划,有关企业年金方面的理论也开始出现。埃佛里特·T·艾伦把雇主建立企业年金的动机归结为雇主父爱主义传统。在市场竞争环境里,雇主希望消除或减轻与雇员之间的摩擦,改善他们的关系,鼓励雇员努力地安心地工作,并节约生产经营成本,雇主把雇员视为“不够理智”的孩子,通过建立具有激励性、凝聚力的企业年金计划来实现上述目的。在分析雇员加入企业年金计划的行为时,艾伯特·安多(Albert Ando)和佛朗哥·莫迪利亚尼(Franco Modigliani)等学者认为企业年金制度是人们储蓄活动的替代物。这一理论把人的整个生命过程划分分为工作阶段和退休阶段,人们在心理上总是试图将其所掌握的资源在一生中进行适当的分配,以便使消费在一生中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年金制度的出现是为了方便人们的储蓄活动,是通过年金的缴纳与退休金的支取,以替代以往人们的储蓄行为[1]。
从政府方面考虑,西方发达国家随着福利国家制度的日益成熟,现收现付制的政府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难以适应人口老龄化的需要,财政又无法填补这一“无底洞”,于是各国政府开始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计划,以此来缩减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减轻政府负担,同时也是给国民提供养老保障的一条有效途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将社会养老保障概括为三个支柱:第一支柱是政府基本养老保险,主要是指政府强制实施的国家公共养老保险计划系统。第一支柱的目标是保障社会成员或一定范围内的退休者的基本生活。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总体上泛指企业雇主对雇员实施的养老金计划,一般与就业相关联。企业年金养老待遇与缴费和投资回报率相联系,更多地体现效率机制,一般缴费越多,回报越高,待遇也就越高。第三支柱是个人自愿性的养老计划安排,一般为自愿储蓄型,是对第一、第二支柱的补充。国外的实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