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判断下面诗句所用的;表 达
方 式;一、动静结合(视听结合)
客观事物有动有静,动和静是一对矛盾,它们相互依存和转化,世界因此而多彩多姿。
静的境界是不容易表现的,古代诗人常常用恰当的动态来衬托渲染,把动静对立统一的情态摄入诗歌,使得诗中的人、事、景的动与静有机地结合,构成或动中有静,或静中有动,或动静相衬的和谐画面。
例如: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
用“鱼”的“动”衬托景物的“静”。
例如: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了战争悲壮、残酷的气氛。
,)
;
野泊对月有感①?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②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③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②逋逃,此处意为逃避战乱。③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1.诗的颔联是怎样描写“野泊”所见之景的?请简要分析。(5分)
2.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鉴赏
这首诗颇有杜甫的气骨。思想感情的沉郁和表现手法的沉着含蓄是形成杜甫气骨的主要因素。南北宋交替之际的一些爱国诗人在创作上多学老杜,这首诗亦为其一。尤其是杜甫的《登楼》、《宿府》、《登岳阳楼》等名篇与之有着不可分割的源流关系。
第一句,诗人在描写江月时,就用了一个“乱”字,此乱即是时局之乱,也是诗人心情之乱,然后又用戍角声来表达自己对战争的厌倦,再用“酒添客泪”说明诗人想借酒浇愁,却愁更愁,最后,诗人本想打听朝廷近况,但得到的却是“群盗尚纵横”,这些,无不让诗人“愁心”凝重。
;
诗的第一句实际照应了题目,“江月”点明了“野泊对月”。第二句“逋逃”言漂泊无家点足“野泊”二字。第六句“浪卷”再扣“野泊”二字。
颔联和《宿府》的颔联极其相似:“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一写天容,一写角声,气象开阔,思绪深沉,景中有情,万古奇警。两联都是以顿挫的句法,吞吐的语气,描绘出一个彻夜不眠人的形象,并将其融入诗中,恰切地表现了沉郁悲抑的复杂心情,蕴含着对国事的深沉忧患。
;
“酒添客泪”写出了诗人身在客中,不由伤感落泪,想要借酒浇愁,依旧愁心难抑,(1分)“归心”则透露了诗人的思归之情。
尾联则暗用《登楼》的颈联“北极朝庭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和《登岳阳楼》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把兵荒马乱的景写足,把忧愤难堪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1.诗的颔联是怎样描写“野泊”所见之景的?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①动静结合(或视听结合)。(2分)
②前一句写静景(视觉),诗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天空北斗横斜,地上茫茫洞庭;(1分)
③后一句写动景(听觉),耳畔传来岳阳城凄凉的角声,暗指兵荒马乱。 (1分)
④动静结合,渲染了空茫凄凉的意境。 (1分);
2.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答案:①漂泊思归之情。(1分)
“酒添客泪”写出了诗人身在客中,不由伤感落泪,想要借酒浇愁,依旧愁心难抑,(1分)
“归心”则透露了诗人的思归之情。(1分)
②忧国伤时之情。(1分)
“欲问行朝旧消息”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关切,(1分)
“眼中盗贼尚纵横”一句则勾勒了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1分); 二、虚实结合 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关于三、四两句诗,明人陆尉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解析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前两句写景,情景交融。在一个清秋的日子二人依依惜别,是“舟凉”更是“心凉”。后两句想象魏二梦里听见猿啼,难以入眠。
送别诗写景一般要么是写眼前景,即景抒情;要么是运用虚写(想象)的手法,写别后的景象。;;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
[宋]辛弃疾
???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虽响回廊,
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 鹏北海,凤朝阳。 又携书剑路茫茫。
明年此日青云去, 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秀举行的考试。
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铜件阀门行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VIP
- TB 10751-2018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含2024年修改单(3-1).pdf
- 小学植物种植观察记录表.docx VIP
- 2025全球灯塔网络:改变观念提升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力和规模白皮书.pdf
- 在TransCAD中如何编译和使用定制的VDF动态链接库.doc VIP
- 汽车式起重机吊装安全专项施工方案.pdf VIP
- 5eDnD_凡戴尔的失落矿坑_模组_中译(二校).pdf VIP
- 高考诗歌的比较鉴赏公开课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