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受帝国主义列强直接控制的城市、一国或几国占有的租
界城市、商埠城市性质的变化
1、受帝国主义列强直接控制的城市
原有特征:
大多原来并无基础或基础较差,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新特征
(1)城市一般按帝国主义侵略意图通过规划进行比较有条理的建设
(2)城市布局和建筑形式是当时西方各帝国主义国家流行形式的移植,整个城市反映出明显的殖民地色彩。;部分城市性质改变,出现了一批殖民地、半殖民地性质的城市;3、商埠城市
新特征:
??城市建设和城市面貌方面,其特征往往是在城市近旁水陆交通方便处形成畸形繁荣的商业街区,出现了港口、码头、车站、仓库等基础设施;*;一、青岛
地理位置:山东半岛南部胶州湾东口,原为一渔村。
1897年,德国强占青岛,由于有长期占领的打算,于1900年编
制了规划图,后随人口规模的增大,1910年又编制“青岛市规划图”
。
后一次世界大战和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先后两次占领青岛;
日占领青岛期间着重于经济侵略,并拟定相应的规划。;□ 1.建设方针及规划意图
德:军事据点、贸易港口
日:工业、交通建设 “工业日本,农业中国”
□ 2.规划分区
德国占据期间:
德国区和中国区分开,德国区在市南沿海环境最优美的地段;中国区在北部,居住、工业、商业混杂;
市中心在临海的德国提督公署一带;
港口和铁路布局在城市的西侧。
日本占领期间:
在沧口、四方一带建工业区,主要是这一带运输条件较好。
;□ 3.道路系统
道路采用了方格状,但是配合地形成不规则状,道路网密度很高,目的是增加租金较高的商业店面。
德国区内道路宽度较宽,且与绿化结合较好。
商业服务设施及公共机关沿街密集布置,形成商业街。
道路与建筑物布置,考虑到“对景”的要求,不少道路都正对着教堂上的尖塔。;□ 4.居住区
1) 德国区居住建筑集中在“提督公署”以东一带,系独立式花园洋房,建筑密度
低,绿化多,结合及利用地形较好。日本占领时出现了大量日本式小住宅,平面及
立面都比较简单。
2)中国住宅区多与商业、手工业作坊混杂,街坊小、密度大。四方
、沧口工业区附近,建有一些简陋的工人住宅。
□ 5.市政工程及公用设施
1)德区路面标准高,以块石砌筑保证大坡度道路的行车安全,车行道两侧设供铁轮车通行的车轨石;
2)上下水采用环状管网;德区采取雨污水分流制,中国区采用合流制。
□ 6.建筑风格及城市风貌
1)建筑完全按殖民者的本国建筑形式设计建造的。
2) 建筑布局上采用了欧洲古典城市的手法,注意立体轮廓及对景。;*;*;*;二、大连
1、 地理位置优越;
2、 大连地区三面环海,海域辽阔,具有建设优良大港的天然条件;
3、 大连地区主要有岛礁200多个,形成大陆近海屏障,地形险要。
4、 是历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二、大连
□ 大连的发展及城市建设的阶段
帝俄占据时期:军事和经济目的,着重进行海港和铁路建设。企图将大
连建设成国际性的自由贸易港口和中东铁路的出口。
日本占据时期:作为侵略东北的基地和跳板进行建设。;□ 帝俄占据时期
1、规划分区
1898年沙俄时代大连总体规划是典型的巴洛克形式:在交通枢纽和中心形成圆形半圆形广场;广场向四周放射出多条干道,连结各个中心,形成主要的交通视廊;各中心向外分别有多圈环路与放射路相连,形成蛛网式道路骨架。在城市形态上属巴洛克轴线系统。
第一期规划三个功能区
行政市区:大连湾香炉礁海岸以南,中东铁路火车站以北地区 。
欧罗巴区:东临大连湾,南至南山麓,北隔铁路与行政市区相接,它处于整个市区的中心地带。
中国人区:西青泥洼村及西港子一带规划为中国人市区。与上述市区相比,仅占欧罗巴区四分之一左右,此时当地华人10倍于欧俄人口。;*;
□ 日本占据期间
总体上大体沿袭帝俄时期道路,并向西发展开辟新区的策略。在城市形
态上属棋盘式系统。;*;*;*;*;*;*;*;*;*;一、上海的发展
1、背景:
战国时期有居民点
,元代建上海镇。
1842年中英南京条
约签定上海有一块地作
为通商口岸(英租界地
),后继续扩地。
2、区位优势:
长江入海南岸,黄浦江渗水航道
襟江带海;法; 一、上海的工业布局
上海迅速发展的原因是工业迅速增加与高度集中,其中外国资本开办的工业增长得很快。其特点如下:
1、上海工业区与住宅混杂。
2、工业分布的盲目性造成市内交通运输的严重不合理。
3、工业的分布与市际交通不相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