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录二:国内外媒体相关报道与评论
满眼“唐装”到底是什么装?
10/2/2002
新华社
服装市场上最耀目的服装是“唐装”。这些有着立领或索性没领,连袖或上袖,对襟或偏襟,直扣或盘花扣的流金溢彩的服装,挟着中国传统的图案——五色土、发财猫、龙、凤、仙鹤、蝴蝶、牡丹、荷花、龙字、寿字、福字……或团花或散花,忽啦啦缭乱了国人的眼。“唐装”这个字眼频频出现在国人的嘴上,也频频出现在报纸、网络、杂志、电视上。
“唐装”热让江南一些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的丝绸厂“枯木逢春”,让北京久受冷落的中式服装制衣店门庭若市,让丝绸店销售额大增。而身着各式“唐装”悠然过市的男男女女,让大街小巷平添了一道道民俗画般的别样风景。
“唐装”也激起了纷纭的话题。带着这些话题,记者去寻访服装界的专家。
找到的两位专家都姓袁——一位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教授袁杰英,一位是北京服装学院的教授袁仄。一位1960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后留校,继续师从史学家沈从文、雷圭元教授;一位1982年毕业于苏州丝绸工学院工美系,后任教于该学院,1993年赴香港理工大学纺织制衣系读研究生。一位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服装系的创办人之一;一位是北京服装学院服装系的筹建者之一。一位著有《中国历代服饰史》、《中国旗袍》、《时装模特表演艺术》等著作;一位主编过《世界服装名师名牌》系列丛书及《服装设计学》,独著和与人合著有《人穿衣与衣穿人》、《现代服装设计教程》、《世界时装大师》等著作。
两场分别进行的谈话,两位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经历也不相同的教授,在这些话题上的观点,却惊人地相似。
话题一:有人认为现在卖的许多“唐装”是满装。又有人想推出“宋装”。“唐装”和“满装”是什么关系?“唐装”到底是什么装?
袁杰英教授:中国人自己称自己的民族服装为“唐装”是不合适的。今天的所谓“唐装”不是唐朝服装的发展,而是满装的延续和改良。
袁仄教授:民间叫“唐装”,无可厚非。但官方或专业机构,譬如媒体,不该用这样不确切的词汇来称呼中式服装。
袁杰英教授:我不大同意把今天的中式服装称为“唐装”。因为这个来源首先是外国人对中国服装的称呼。《明史 外国真腊传》中写道:“唐人者,诸番(外国人)呼华人之称也。凡海外诸国尽然。”也因此把海外华人的聚集地叫“唐人街”,中式衣服叫“唐装”。这个“唐”是外国对中国的称呼,如果我们中国人也叫自己“唐人”,自己的民族服装为“唐装”,就有点不对劲了。本来我是想写篇文章纠正一下,但现在人们已普遍叫开了,就很难了。
再一点,既然叫“唐装”,就该是唐朝服装的发展。但历史上的“唐装”和今天我们的所谓“唐装”是截然不同的。唐朝的服装,男人是宽袍大袖,女人是襦(一种短衫)和裙。而我们今天的所谓“唐装”—— 盘花扣袢,对襟或偏襟,立领,连袖或西裁接袖,是满装的一种延续和改良。
袁仄教授:“唐装”这个字眼,我认为很不确切。我本来想组织几个研究生进行探讨,我的观点非常鲜明:反对用这种称谓。
有人还要推出“宋装”,更是把词义弄混了。
叫“满装”也不确切,因为它同样不是满族人的服装。满装作为东方服装文化的一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有独特的服装语言,但也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在清代的后两百多年中,满汉两个民族在文化服饰方面逐渐走向融合。今人所称的所谓“唐装”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融合中逐步形成的。
至于“唐装”这个词,民间这样叫,无可厚非。但官方或专业机构,如媒体,不该用这样不确切的词汇来称谓中式服装。因它可能在学术上引起混淆,对社会产生误导并引起对于中式服装概念上的混乱。对于今人所穿的中式服装,叫“中装”或“华服”,我觉得都可以。
话题二: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史。中国的文化,虽然历经形式和思潮的演变,却始终有一个一脉相承的内核。中国的服装有没有一个一脉相承的内核?
袁仄教授:宽大、随和、飘逸是中国传统服装的基本元素。
袁杰英教授:在中国的服装发展史上,汉族和少数民族的融合一直存在。
袁仄教授:中国称自己为“衣冠王国”。易书上就这样写:“黄帝尧舜垂衣裳治天下,盖取乾坤。”中国人非常重视自己的服装形式。从商代开始,汉人的服装形式就确定了:大襟,右衽,上襦下裳。到周代,出现了“深衣”,就是后来我们称为“长衫”的那种形式的衣服。这两种衣服形式在几千年间并存。中国的服装,是平面裁剪的,不强调人体的特征,而是用式样、色彩和装饰来区别男女装,不像西方用服装来“塑造”人体,强化人的第二性征。又由于我国的地理环境,丝绸、麻及后来的棉成为我国主要的服装面料,形成了和以羊毛为主要原料的西方服装形态方面的差别。更主要的是东方文化尤其是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水电工程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探讨.pdf
- 水耕人为土磁性矿物的生成转化机制研究回顾与展望.doc
- 水里高级商工职业学校基电第九章题库.doc
- 永磁驱动器偏心磁极的优化设计.pdf
- 求两个线圈间的互感.ppt
- 汇聚型协议转换器.doc
- 汞砷硒的测定.ppt
- 江苏文化共享工程方案介绍.ppt
- 江苏第十九届青少年科技模型竞赛无锡分赛区.doc
- 江西高等学校科研项目申报评审系统.doc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