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ppt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1)太平洋表层水温分布的基本特点是       ????。造成太平洋表层水温8月与2月分 布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2分) (2)海水温差发电的基本特点是           ????、         ????。海洋 温差发电站宜布局于           ????(填热量带)海区。(3分) (3)目前,美国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选择我国海南的某海域进行试验性商业开发,其考虑的因 素主要有哪些?(2分) (4)建设在海南的海水温差发电站,其建设和维护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气象灾害是   ????,简述 防御该灾害的主要措施。(3分) 答案 (1)由低纬向高纬降低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2分) (2)清洁无污染;可再生;密度小;资源总量大;投资成本高。(任答两点给2分) 热带(1分) (3)本地区海洋热能资源丰富;我国是世界上新型的重要经济体,资本雄厚;本地区电力需求量 大;政策扶持。(任答两点给2分) (4)台风(1分)  通过工程措施,加固电站,提高抗台风能力;加强预报与监测;等。(2分) 解析 (1)根据图中海水等温线分布可知,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降 低;8月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2月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2)海洋水是清洁资源,用海水发电清 洁无污染;海水是可再生资源,海水发电具有可再生的特点;资源总量大,但是投资成本较高。 根据原理图,表层海水注入的温度为25℃,再结合海水温度分布图可知,在热带地区更适合。 (3)我国南海地区,纬度较低,海洋热能资源丰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高,资本雄厚;市场广 阔,电力需求量大;国家政策扶持。(4)南海地区夏秋季节多台风,要加强监测和预报,播报台风 到来时间;通过工程措施,加固电站,提高其抗台风的能力。 知识拓展????海水温差能是指海洋表层海水和深层海水之间水温差形成的热能,是海洋能的一 种重要形式。海洋的表面把太阳的辐射能大部分转化为热能并储存在海洋的上层。另一方 面,接近冰点的海水大面积地在不到1 000 m的深度从极地缓慢地流向赤道。这样,就在许多热 带或亚热带海域终年形成20℃以上的垂直海水温差。利用这一温差可以实现热力循环并发 电。 答案 开挖入海新河,改造河网,分散水流;建设水利枢纽工程,洪涝期间排水;修筑蓄洪工程(水 库),加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节能力;退耕还湖;加强预报监测;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 识。 解析 本题考查洪涝灾害。从洪涝灾害的一般防治措施、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生物措 施、法制宣传教育措施等方面说明即可。但具体解答时一定要结合图文材料,从当地实际情 况出发,因地制宜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本地区位于东部沿海,地势北、西、南三面较高,东部 地势较低,又有湖泊、运河分布,故工程措施有开挖入海新河,建水利枢纽、蓄水工程等,非工 程措施只说明宣传教育、监测预报即可。 评析 本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措施类问题的答题模板。 12.[2016天津文综,14(3),8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台湾省与福建省隔海相望,省内80%人口的祖籍是福建。两岸“三通”的启动和《海峡两岸 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实施,加深了两岸的经贸往来。目前福州、厦门等地已建成多个台商 投资区。 ? 我国东南沿海部分地区示意图 浙江省沿海的洞头岛受台风及其次生灾害的影响较大。当地政府为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 全,规划确定了“防灾避险地”。 ? 洞头岛景观图 ? 洞头岛避险地分布示意图 对照下表中“防灾避险地”的选址条件及其主要原因,填写空项。(8分) 选址条件 主要原因 地处山坳 利于避风 相对空旷的公共用地 ① ② 躲避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③ 方便居民就近避灾 有通道与外界相连 ④ 答案 ①容纳较多灾民(减少意外伤害;降低建设成本) ②与山体保持适当距离 ③临近居民区 ④便于转移灾民和运输救灾物资 解析 ①空旷的公共用地具有空间大的特点,可以容纳较多灾民;②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多发 生于山区,故为躲避此类灾害,应与山体保持适当距离;③“方便居民就近避灾”,关键词为 “就近”,故应临近居民区;④“有通道与外界相连”,“通道”的功能在于运输,而救灾对运 输的要求是及时运出灾民及运入物资。 13.(2014福建文综,40B,15分)下图示意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的水位变化。读图回 答问题。 ? (1)说出滨湖地区涝灾最可能发生的时间,简析产生涝灾的自然原因。(9分) (2)简述滨湖农业区防治涝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答案 (1)可能发生在6月—9月(夏秋季节)。 地势低洼,排水不畅;6月—9月雨季,降水多且集中;河湖均处于高水位,且河流水位更高,湖水难 于外泄,甚至河水倒灌入湖。 (2)完善抗洪排涝系统;合理退田还湖;培育、推广耐涝作物;调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cc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