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陆机的“缘情说”到刘勰的“情采说”.docVIP

从陆机的“缘情说”到刘勰的“情采说”.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riterMagazine 从陆机的“缘情说”到刘勰的“情采说”   序论   《文赋》是中国文学理论历史上第一部完整而系统的文学创作专论,最早最有价值地提出了许多创作理论,勾勒出了文学创作理论体系的整体轮廓。《文赋》不仅发展了曹丕的《典论·论文》,而且对刘勰写作《文心雕龙》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对后世文论更是具有开创意义。因此,虽然对《文赋》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历朝历代对他的研究都没有停止过,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更是掀起了一场研究的热潮。主要研究点集中于文章写作年代,创作论等十论的解读、成就和贡献以及对陆机本人的综合评价。   研究成果上,校勘注释方面,由于《文赋》最早在梁代被萧统收录进《昭明文选》得到重视和研究,因而早期的《文赋》研究是附属于《文选》研究的,历代《文选》学者对《文赋》的校勘和译注是很重要的材料。唐代李善的注,是现存最早最重要的注本,其后各家对《文选》的译注,都对其有所补益,比较重要的有清代方廷硅的《昭明文选大成》、于光华的《文选集评》。现代“五四”以后,黄侃开始以新观点研究《文赋》,到了40年代,比较集中出现了唐大圆《文赋注》、李全佳《陆机文赋义证》、陈柱《讲陆士衡文赋自记》等,《文赋》研究逐渐从《文选》研究中脱离出来,自成一门。50年代后,重要的有张少康《文赋集释》、张怀瑾《文赋译注》。   在写作年份的讨论上,主张写于作者四十一岁的有逯钦立《文赋撰出年代考》、饶宗颐《陆机文赋理论与音乐之关系》、毛庆《文赋创作年代考辨》;主张作于二十一岁的姜夫亮《陆平原年谱》;还有夏承焘认为作于陆机二十九岁以后。   在文论与美学的解读上,比较早期的有张少康《谈谈关于文赋的研究》、钟翔《文赋是怎样探索创作规律的》、周汝昌《陆机文赋“缘情绮靡”说的意义》。8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文艺美学理论的兴起,将现代方法和传统文论相结合,对于《文赋》的价值有了新的思考和认定,使《文赋》的研究进入兴盛期,研究成果颇丰。产生了一些新研究方向的成果,如李进立《陆机“诗缘情”辨》、郭丽平《陆机文赋的感物观》、王开国《陆机文赋二论》、赵盛德《试论陆机的构思理论》等。   在《文赋》的评价上,有景卯《关于文赋一些问题的商榷》、陆侃如《陆机文赋二例》认为《文赋》倾向形式主义;相反观点认为《文赋》虽有一定局限性,但总体上是优秀的文论,主要论文有郭绍虞《论陆机文赋   中之所谓“意”》、晏震亚《如何评价文赋》、周振甫《读陆机文赋》、夏承焘《关于陆机文赋的三个问题》,张文勋《关于文赋的几个问题》、牟世金《文赋的主要贡献何在》。   魏晋时期,是我国文学史上诗歌繁兴,文艺理论、文学批评开始独立出现,同时成果丰硕的时期。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文艺创作规律,如“好文章源于真情实感”,“艺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文如其人”等等,都能从这一时期的文艺理论中找到出处。从第一部文学创作专论陆机的《文赋》,到文学理论的集大成者《文心雕龙》,从“缘情绮靡”到“文质统一,风清骨峻”,创作和审美理论影响至今,这其中的继承和发展,是我论述的重点。我在本文中对于《文赋》“诗缘情而绮靡”所奠定的审美艺术作一定的阐述,并且与《文心雕龙》中内容相关的《情采》《风骨》两篇对比,谈自己的看法。   1.诗缘情而绮靡所奠定的审美格局   1.1“诗缘情而绮靡”的美学核心   1.1.1创作源于作者情感的抒发   “诗缘情而绮靡”是陆机在《文赋》之中提出的最重要的美学命题,也是他美学思想的核心。“缘情”一词,李善在《文选·文赋》里注曰:“诗以言志,故曰缘情”,可以说情志是相通的。诗歌是由情感而滋生的,是言情的,诗歌源摘要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云:“刘勰氏出,本陆机说而昌论文心”,指出《文心雕龙》与《文赋》有着渊源关系。但二者广泛而复杂的内在联系和重要区别,仍然值得我们探究。《文赋》与《文心雕龙》虽不遗余力地追求文章之美,成为魏晋“文人自觉”时代的明证,但二者论理的深度、广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本文选取《文赋》中最重要的论点之一“诗缘情而绮靡”   与《文心雕龙》中对应的《情采》《风骨》两篇对比,探讨两位文学家在创作论、审美论上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文赋诗缘情审美文心雕龙文质风骨   从陆机的“缘情说”到刘勰的“情采说”   隋滨竹   174   经典与传统   于作者情感的抒发,反映了人生的真情和自然的真美。缘情说的提出,不仅仅首次揭示出情感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道出抒情性是文学作品的本质特征,肯定了情感在文学作品中的生命力和表现力。   1.1.2要发挥创作的本体精神,借助想象创造形象从《文赋》站在创作者的角度对心理活动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情感是贯穿始终的,是推动力之一。在想象这一阶段,想象的飞腾,离不开情感的推动。之所以能达到“精骛八级,心游万仞”

文档评论(0)

mbxy0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