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窑炉的理论课.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玻璃窑炉的理论课 一、玻璃的熔制过程: 玻璃的熔制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一)硅酸盐形成阶段:在高温(约 800— 1000℃)作用下发生变化:如 粉料受热、水分蒸发、盐类分解、多晶转变等,变成不透明的烧结物; (二)玻璃形成阶段 温度升高到 1200℃时,各种硅酸盐开始为熔融,继续升高温度,未熔化 的硅酸盐和石英砂完全熔解于熔融体中, 形成大量可见气泡, 这一阶段称 为配合料熔化阶段; (三)玻璃液澄清阶段:当温度达到 1400— 1500℃时,玻璃液的黏度降 低,使气泡大量逸出; (四)玻璃液均化阶段: 达到玻璃液均化主要依靠扩散和对流作用。 高温 是一个主要条件, 因为它可以减少玻璃液黏度, 使扩散作用加强, 另外搅 拌是提高均匀性的好方法; (五)玻璃液冷却阶段:澄清均化后的玻璃液黏度太小,不适于成型,必 须通过冷却达到成形温度,成形温度比澄清温度低 200—300℃。 以上各阶段不一定按顺序进行,各阶段没有明显的界线的 二、对窑炉关键部位的了解和掌握以及作用 1)加料口的作用:玻璃池窑将加料池发展为预熔池。预熔池内的温度保 持在 1100— 1300℃,配合料内各组分之间的硅酸盐反应在预熔池内开始, 料堆表面已经开始熔融。 已初步熔化的料堆, 当它进入熔化池后, 其熔化 速度可以加快。在熔化池面积一定时,熔化速度加快了,相对来说,其澄 清时间就延长了。 因此,加料口的作用就是能提高熔化率、 改善玻璃质量、 降低热耗的作用; 池内粉料飞扬的情况大大减少, 格子体堵塞情况大大改 善。 2)窑坎:窑坎是放在窑池深层的挡墙,墙高为池深的 1/2 以上,有的可 达到 3/4;窑坎是控制玻璃液流,提高熔化率的技术措施。窑坎作用是: 迫使熔化部玻璃液呈一薄层全部流经窑池上层, 经高温加热后再进入流液 洞,这样提高了玻璃液的温度,有利于气泡的排除,加快澄清速度,从而 改善玻璃液质量; 设置窑坎后, 玻璃液在窑坎处产生回旋, 可延迟玻璃液 在熔化部停留时间,可阻挡池底脏料流往澄清部。 3)流液洞:流液洞是熔化部和冷却部的玻璃液连通起来的位于池窑底部 的涵洞,是由一套特制的优质耐火材料砌筑成的。 流液洞的作用: 熔化部玻璃液流到流液洞附近时, 受到流液洞上面的桥墙 阻挡,大部分玻璃液被挡住而往回流动, 只有熔化好的沉入深层的玻璃液 才能通过流液洞进入冷却部, 有力的阻挡了浮渣、 泡沫及未熔化好的玻璃 液,起到了选择玻璃液的作用,由于流液洞截面(洞口)很小,又处于窑 池深层, 故能保证玻璃液的质量, 扩大了熔化部利用面积, 提高了熔窑熔 化能力,可以减少冷却部向熔化部的回流, 如果设计得合理还可以消除回 流,减少或消除玻璃液二次加热的能耗, 有利于节能; 由于洞口在玻璃液 深处,加之对流液洞桥墙和盖板砖进行冷却, 使通过流液洞进入冷却部的 玻璃液温度大大降低, 洞口位置、 尺寸及冷却程度不同, 玻璃液温度也不 同,起到了对玻璃液的调温作用。 4 )小炉:小炉既是热源供给部位,又是排烟供气部位。天然气热值燃烧 的玻璃熔窑, 燃料是从喷嘴喷入窑内, 燃烧用的二次空气是从小炉进入窑 内。 5)蓄热室:当窑内高温费气通过小炉通道进入蓄热室时,将蓄热室内的 格子体加热,此时格子体的温度逐步升高,积蓄一定的热量;换火后,助 燃空气由下而上, 经蓄热室底烟道进入蓄热室,

文档评论(0)

kxg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