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李贽称赞汉司马相如、卓文君“善择佳偶”,还赞扬寡女改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称赞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B 7.“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核心思想是( ) A.维护封建礼教 B.主张学以致用 C.反对迷信崇拜 D.抨击腐朽统治 8.《明夷待访录》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对黄宗羲观点最准确的评价是( ) A.主张建立伏尔泰式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B.资产阶级反封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应 C.明清时期儒学思想与时俱进的具体表现 D.系统提出了构建新社会的美妙蓝图 道德学家,严格说就是腐儒。整天把天把纲常人伦挂在嘴上,极力宣扬“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宋明理学家,即所谓道学先生,他们以卫道士自诩,应该是儒家,而非道家。道学先生思想僵化,审美迟钝,所以钱钟书说最差的宋诗是道学家写的。 顾炎武 黄宗羲 王夫之 李贽 【学习目标】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 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课题解读】 明清之际:16—17世纪 思想活跃: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请阅读以下故事片断,结合课本内容指出明清之际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背景? 明朝时期,番禺秀才吴必中带着书童正走在赴京考会试的途中。他是家中独子,但是他天生愚笨,多次考县试都不中,于是老爸吴老爷拿钱为他买了个秀才的头衔,这样,吴必中带着全家的希望上京了。 他们走到湖南时,他们先是看到一些衣服破烂,瘦得只剩下骨头的难民坐在路边,接着又看到一大帮农民手拿着锄头和大刀,一边大喊:“狗官钱弓梓,拿命来”。他们赶紧避开。后来才知道他们的土地被钱弓梓给强行霸占了。 政治腐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土地兼并严重,社会(阶级)矛盾尖锐。 吴必中一边赶路一边还不忘死记硬背四书五经,把要考的文章死死的记住。终于来到北京,他看到大街上很是热闹,大街两边都是做买卖的。最吸引他的是地上摆卖的西洋玩意,他实在爱不释手,于是买了一个望远镜。 来到客栈,他看到有很多像他那样的考生,有的在高声谈论科举考试,有的埋头苦读,他也不甘落后,吃完饭早早地回房看书。 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束缚思想,摧残人性。 商品经济发展,工商业者队伍壮大。 西方文化传入,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一、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背景 ⒈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⒉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⒊阶级:工商业者队伍壮大; ⒋思想:理学占统治地位,摧残人性; 5.外部条件:西方文化传入,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二、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 少年:求学穷困潦倒; 中年:做官正直清廉; 老年:入狱迫害致死。 1.李贽——反正统意识 代表作:《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 离经叛道,自称“异端”。 材料1 不可止以妇人之见为见短也。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乎? ------《焚书》 材料2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 ------《焚书》 材料3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 》 材料4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焚书 》 1.李贽——反正统意识 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 认为“理”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 主张男女平等 李贽的进步思想 1.认为“理”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 2.否定儒学正统的权威性,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3.提出“绝假纯真
文档评论(0)